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择取冠心病患者60例做对照研究,根据发病年龄为依据分组,其中28例发病年龄中女性<65岁、男性<55岁作为A组,其余32例发病年龄中女性≥65岁、女性≥55岁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临床特点: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支病变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回旋支病变低于B组(P<0.05),两组左主干病变、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结果:A组高血脂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家族史、吸烟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HDL-C指标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性别男、肥胖、高血压、Lp-PLA2、LDL-C、TG、TC、空腹血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脂、家族史、吸烟、HDL-C均是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患者,其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均存在差异,临床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做好疾病防治。
关键词: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心病;年龄
本文引用格式:热伊麦·艾力尼亚孜.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123,125.
0引言
研究表明[1],冠心病临床发病年龄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再加上冠心病发病机制复杂,危险因素较多,而了解患者病况特点,分析患者危险因素,可为冠心病防治提供有效依据,但是,临床针对不同年龄冠心病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0例做对照研究,选取病例均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伴有精神病史;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A组28例中男、女分别18例、10例;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B组32例中男、女分别19例、13例。
1.2方法
收集两组病案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吸烟史、家族史,记录两组血压检测水平、血脂指标检测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根据两组冠心病检查结果,记录冠心病累及部位。
1.3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家族史[2]:一级亲属患有冠心病且男发病年龄<55岁、女发病年龄<6 5岁;饮酒史[3]:饮酒持续时间≥1年,且每日饮酒量高于50 mL;吸烟:吸烟持续时间≥1年,且每日吸烟支数≥5支;高血压[4]:DBP≥90 mmHg或者(和)SBP≥140 mmHg;高血脂[5]:HDL-C<1.04 mmol/L、LDL-C>3.64 mmol/L、TG>1.70 mmol/L、TC>5.72 mmol/L,或者服药控制指标水平正常,但是已被确诊的高血脂患者。临床特点,统计两组疾病累及部位,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特点对比详见表1。
2.2两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A组高血脂、家族史、吸烟、HDL-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余危险因素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2.3两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脂、家族史、吸烟、HDL-C均是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详见表3。
讨论
本文研究表1结果显示,低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支病变,分析其中原因,病理研究结果表明[6],低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斑块脂质泡沫细胞的水平含量比较高,且纤维组织水平含量比较少,从而增加了斑块破裂的风险系数,从而增加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概率,临床资料表明[7],由于吸烟会产生烟碱和一氧化碳,从而使得内皮细胞功能受到损伤,且阻碍内皮细胞的修复性,从而使得冠状动脉痉挛和炎症反应发生,致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最终诱发性冠脉综合征等情况,而本文表2结果提示,低龄冠心病患者有明显吸烟史,这也是低龄患者明显表现出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情况的原因之一。而经表3研究结果可知,高血脂、家族史、吸烟、HDL-C均为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而本文研究与王亚君,马燚,崔川等[8]文献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相对于高年龄冠心病患者而言,低年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支病变,而不同年龄发病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脂、家族史、吸烟、HDL-C。
参考文献
[1]赵欣,赵全明,贾淑杰.青年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17,12(10):1466-1470.
[2]孔博,程诗尧,费洪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8,24(6):617-620.
[3]张曙光,冯德广,王锋,等.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6):1-3.
[4]张静.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3):300-301.
[5]Liang Siwen.Is Coronary Artery Ectasia a Thrombotic Disease[J].Angiology,2019,70(1):62-68.
[6]沈晖,宣玲.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0):1107-1108.
[7]Galina S.The study of according to the gene polymorphisms of interleukins[J].J Harbin Med Univ,2017,51(5):482-485.
[8]王亚君,马燚,崔川,等.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20(3):200-204,2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