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患上甲状腺癌的数量随着世界甲状腺癌的人口发病率增加而随着增加。因此根据统计显示,在2011至2013年这一阶段,中国的患上甲状腺癌的人口数量约占世界的15.72%,而死亡率约占13.91%。中国东部地区是甲状腺癌的高发地区,并且中国的城市地区人口患病率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人口患病率。本文将针对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谢林宏,黄恒艺,钟贤君.中国甲状腺癌发病趋势[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44-45.
Exploring the Incidence Trend of Thyroid Cancer in China
XIE Lin-hong,HUANG Heng-yi,ZHONG Xian-ju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Qinzhou,Qinzhou Guangxi 535000)
ABSTRACT:According to relevant data,the number of the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in China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of thyroid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world.According to statistics,from 2011 to 2013,the number of the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in China accounted for about 15.72%of the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in the world and the number of death caused by thyroid cancer in China accounted for about 13.91%of the number of death caused by thyroid cancer in the world.In China,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cancer is high in the eastern area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thyroid cancer is much higher in urban areas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In this paper,the incidence trend of thyroid cancer in China was discussed as follows.
KEY WORDS:Thyroid cancer;Incidence trend;Risk factors
0引言
甲状腺癌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近20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1]。甲状腺癌发病率高,虽死亡率较低,但晚期病情严重的患者没有办法治愈,需要终身服用药物维持生命。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肿块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并且十分固定[2]。给患者自身带来很大的痛苦。
1中国甲状腺癌流行情况
中国地区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生存环境对于患甲状腺癌都有很大的关联。从流行情况行看,不同区域、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都会成为影响因素。
1.1人体患甲状腺癌疾病的地区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甲状腺癌发病流行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最高,中部地区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最低[3]。并且根据2010年中国城乡不同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的研究结果表示,城市的甲状腺癌发病人口约占总城市的二分之一,农村的甲状腺癌发病人口约占总地区的四分之一,城市地区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农村地区[4]。另外,长期进食海产品的地区,较无此饮食习惯的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高。在最近20年来,中国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一直没有下降的趋势,并且国内的肿瘤检测点提供数据也表明地区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一直在逐年增加。
1.2人体患甲状腺癌疾病的人群分布。根据中国肿瘤年报中的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的甲状腺癌发病分布中女性的患病率远远高于男性患者,这个结果不论在城市地区还是在农村地区都是一致的。人体中的甲状腺位置出现肿瘤块的情况,男性所占比例仅仅为0.98%,而女性所占比例为3.97%,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5]。并且甲状腺癌的发病人群阶段主要集中为中年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在15岁之前患甲状腺癌的几率都比较小,而女性主要从15岁就明显出现迅猛增长的趋势,在43-50岁这个阶段已经成为了发病的高峰期。而男性主要从15岁逐渐开始有患甲状腺癌的几率逐渐增加,并且患病的高发时期也远远落后于女性的发病高发期[6]。究其原因,雌激素的生物反应在妇女中的介导途径不同于男性,这可以解释肿瘤发生率和发展中的性别不平衡。
2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2.1人群面对的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目前已经确诊为影响人体患甲状腺癌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电力辐射是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7]。电离辐射的主要特点主要是波长段、频率高、能量高。电离辐射的所含范围主要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与来自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所有类型的电离辐射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8]。由此可见,人体长期暴露在电力辐射是对于人体患甲状腺癌的一个十分明确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长期放射暴露的医师,有文献指出由此而引起的职业暴露与甲状腺癌发病具有强关联性。
2.2人体中的碘摄入量。相关专家明确表明,人体中的碘摄入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否则对于人体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妇女每天的碘摄入量是250克,年龄在6岁到12岁之间的儿童每天的碘摄入量是120克,年龄在12岁以上的成人每天的碘摄入量在150克[9]。而人体中每天达到极致的最高碘摄入量为1000克每天,但目前根据研究调查发现,中国地区的沿海地区由于人群的碘摄入量远远超过标准,因此人群中患有甲状腺癌的几率相比中国其他地区就高很多。目前,人群的碘摄入量远远超过标准这一情况受到了国际甲状腺学界和地方病学界的高度关注。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一致认为人体的碘摄入量远远超过标准会导致人群中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会急剧增加[10]。不仅仅是人群的碘摄入量远远超过标准会引发甲状腺癌,人体摄入过低的碘含量也会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虽然不论是碘过量摄入还是人体的碘摄入量不足都会引发甲状腺癌,但是两者之间的产生机质完全不同。
2.3遗传因素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我们了解到,甲状腺癌的发生人群中,女性的患病率远远高于男性患者,因此甲状腺癌的发生与人的性别差异也有一定的关联[11]。在遗传因素的研究中对于原癌基因突变进行一定的分析观察,最终结果表明,原癌基因突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甲状腺癌的发生会产生一定的导向因素,随后的相关实验都表明,原癌基因突变是对于人体患上甲状腺癌的主要原因。因此遗传因素对于甲状腺癌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影响[12]。
3甲状腺癌的预防
首先,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的影响和炎症的刺激都有极大的可能引起甲状腺癌疾病的发生。所以人们需要从小事做起,在雾霾天气,空气环境质量不好的天气做到带口罩出门,减少人体对不良空气中的对人体身体有害的微尘的吸入。其次,人体免疫力下降是引发甲状腺癌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需要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增加锻炼[13]。由于甲状腺癌疾病的发生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人群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很少进行锻炼,甚至在办公室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一天,这样对于身体的危害十分大,因此主要是对身体素质的增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甲状腺癌疾病的发生率。
最后,就是需要避免过多的照射颈部射线,尽可能地远离电离辐射。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现在的沟通交流都离不开手机、电脑,而我们在利用手机、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的同时也需要适时、适量的去使用,从最基础的,离我们生活最近的辐射做好隔离,远离开始,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人们需要合理饮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从小事做起,预防甲状腺癌疾病的发生[14]。
4结论与讨论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近几年,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一直稳增不下,尤其是我国的沿海地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15]。根据上面分析,我国的城市地区发病率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发病率,并且患病人群中女性的患病率也高于男性,发病人群阶段尤其是在35-45岁的中年人之间。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除了现在已经十分明确的电离辐射之外,人体的碘含量的摄入量与遗传因素都有很大的关联。
综上所述,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目前还没有得到好的控制,并且由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控制好甲状腺癌的病情蔓延以及确保大多数女性的身体健康,采取相对的措施是目前所需要进行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门应该针对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和人群进行及早的诊治和审查,尤其是对于中国的沿海地区的女性人群和长期从事于电子辐射行业的人群进行普查,并且与此同时多为人们宣传和普及关于甲状腺癌的发病、防止知识和策略,进行一定性的预防措施,减少我国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孙嘉伟,许晓君,蔡秋茂,等.中国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09):690-693.
[2]胡文斌,张婷,秦威,等.昆山市2006-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率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14,23(07):558-562.
[3]董芬,张彪,单广良.中国甲状腺癌的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01):47-52.
[4]王良友,林海江,赵璐璐,等.2010-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05):396-398.
[5]石红梅,杨雷,王宁.北京市东城区2001—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J].肿瘤,2016,36(07):791-795.
[6]陈玉恒,郭兰伟,张玥,等.中国2008年甲状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03):200-203.
[7]冯红芳,陈创,孙圣荣,等.1585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总结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02):77-81.
[8]胡锦峰,傅容.杭州市城区居民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03):244-246+255.
[9]姚开颜,马万里,马新源.嘉善县1988-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17):1313-1316.
[10]穆慧娟,礼彦侠,张蕊,等.辽宁省五市2000~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11):889-895.
[11]费徐峰.杭州市环境因子与甲状腺恶性肿瘤时空分布及其致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
[12]龚巍巍,胡如英,罗胜兰,等.浙江省2007—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及死亡特征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05):433-437.
[13]梁智恒,岑慧珊,魏矿荣.广东省中山市1970-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概况[J].中国肿瘤,2016,25(10):752-757.
[14]施利杰,张一鸣.浙江省德清县2006-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1):103-105.
[15]姚杏娟,李贵英,董惠斌,等.常州市2011—2013年甲状腺癌流行现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6):4346-43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