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70例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9 13:04: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另外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对两组不同早期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呕吐率、肠道感染率及苏醒后拒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及体重变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营养学;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完全肠外营养支持;icU患者

本文引用格式:秦文君.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70例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22-123.

Effect of Early Nutritional Support on Rehabilitation of 70 ICU Patients

Qin Wen-jun

(Nutriology Department,Shan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Taiyuan,Sh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nutritional support on rehabilitation of icU patients.Method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een)was given to 35 icU patients,and earl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ePn)was given to 35 icU patients.therapeu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early nutrition support modes i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and the evaluation effect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Compared with earl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ate,diarrhea rate,vomiting rate,intestinal infection rate and antifeedant rate after awakening i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albumin content and body weight(P>0.05).Conclusi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tervention in icU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astrointestinal adaptabilit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upport effect,an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ICU patients.

KEY WORDS:nutrition;nutrition support;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icU patients

0引言

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营养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大大改善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现代临床营养理论和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临床营养治疗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在重症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更具有重要地位。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提供病人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热量及营养素,其二是改善病人的整体状况,缓解病情。目前的营养支持方式有肠内营养支持(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及肠外营养支持(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EPN)。肠外营养支持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营养支持方式,随着对肠功能认识的加深,肠内营养逐步受到重视[2-4],至2000年已经远远超过了肠外营养的使用频率。然而在早期的ICU患者中营养支持方式的使用还存在争议。本文对ICU患者分组进行了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方式的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ICU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人,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组)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组)。所有入选者患病前胃肠功能正常,无糖尿病、心肌梗死、严重消化道疾病,但入重症病房时均吞咽困难。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营养给予方法

1.2.1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een)


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商品名:能全力,500 mL,含蛋白质30 g,脂肪29.2 g,碳水化合物92.5 g,总能量750 kcal,及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由输液泵控制,经鼻饲管滴注,营养支持d1尽量调慢滴速,控制在30 mL/h,用量控制在250 mL。适应2 d后若无并发症,则可逐步提高滴速及用量。若发现有呕吐等并发症,则应调整用量及流速,待患者适应后才逐步提升滴速及用量。

1.2.2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ePn)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卡文,1440 mL,含葡萄糖97 g,氨基酸34 g,脂肪51 g,总能量1000 kcal,及钾、钠、氯、镁、钙、磷)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持续4周以上。

1.3效果判定方法

对于ICU患者营养支持方式的评价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所吸收的营养量理论上是否达标;病人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好转;患者食欲是否恢复;血清蛋白总量是否达标。

1.4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ICU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评价

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呕吐率、肠道感染率及苏醒后拒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血清白蛋白含量及体重变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3讨论

3.1危重病人的营养与代谢改变


危重病人的代谢改变是多方面的,可引起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危重病人在严重创伤、感染、大手术等情况下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体内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仍然是共存的,只是打破了既往生理状态下的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另外,在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许多细胞因子对代谢过程有着明显的多方面的影响。有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某些急性相蛋白的合成,有的细胞因子有参与下调白蛋白、转铁球蛋白的血浆水平的作用。

3.2营养支持的途径与选择

在营养支持途径上,目前临床营养支持分为肠外营养支持(PN)与肠内营养支持(EN)两种方法。肠内营养支持(EN)可以经口服、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胃造瘘管或空肠造瘘管和经内镜胃穿刺造口等方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则可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进行营养支持,经外周静脉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PICC)实施。

3.3肠内营养支持

3.3.1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肠内营养应用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病人,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多项2级临床研究表明,因此,重症病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通常早期肠内营养是指:进入ICU 24~48 h,并且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5]。

3.3.2肠内营养的禁忌证

当重症病人出现肠梗阻、肠道缺血时,肠内营养往往造成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甚至肠坏死、肠穿孔;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症时,肠内营养增加腹腔内压力,高腹压将增加返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并使呼吸循环等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避免使用肠内营养。对于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的病人,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作为ICU治疗的基本措施,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防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促进患者生命的稳定及缩短康复的时间[6]。研究发现80%的患者可通过肠内营养支持获得营养,然在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消化道出血、腹泻、恶心呕吐及肠道感染等并发症[7]。通过ICU患者早期的营养支持方式的改变是否可减少这些并发症呢?我们将70名ICU患者进行分组,并在早期分别介入肠内营养支持及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在减少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恶心呕吐率及肠道感染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患者的体重变化及血清白蛋白含量的研究发现,两组患者

此二项指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组间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ICU患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这说明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ICU患者早期的营养支持中,尽可能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并缩短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蒋宝泉.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几点实践体会[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3):139-141.
[2]伍晓汀,陈博.临床营养支持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25-27.
[3]周华,许媛.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13.
[4]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0):721-732.
[5]李莉,王祥,殷凯生.呼吸ICU鼻饲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77.
[6]辛绍斌.危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作用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618.
[7]俞森洋.危重病监护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589.
[8]泰环龙.外科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方法的改进和疗效观察[J].上海医学,2000,23(12):7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