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本市城郊学龄前儿童视力现状,宣传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对本市城郊10所幼儿园5-6岁儿童共1978例(3956只眼)进行视力筛查,对筛查结果做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儿童的视力异常情况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不同年龄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在5岁儿童共1084人(2168眼)中,视力异常者102人(204眼),异常率9.41%,在6岁儿童894人(1788眼)中,视力异常者110人(220眼),异常率12.30%。6岁儿童屈光不正人数明显高于5岁儿童(P<0.05)。5-6岁儿童屈光状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分布情况来看,儿童屈光不正主要来自远视及散光,近视患病率也应引起注意。结论儿童视力异常多见于学龄前期,此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及早进行儿童视力筛查,能够及早发现视力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电子产品
本文引用格式:温舒.新疆石河子市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48-249.
0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应用于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电子产品对儿童视力的影响越来越凸显。我国现已成为屈光不正的高发地区。儿童是视功能发育的关健时期,早期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尽早发现儿童的眼病对其日后康复意义重大[1-2]。儿童低视力及屈光不正已被列入“视觉2020”行动提出的防治重点。因此,大力宣传普及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防治知识,加强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筛查,已成为各级眼科医生工作的重点。为了解儿童视力现状,尽早发现和治疗儿童视力障碍,保护儿童视觉功能,并为规划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我院眼科于2017年开展对本市城郊10所幼儿园5-6岁学龄前儿童1978例(3956只眼)进行视力普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市城郊10所幼儿园5-6岁儿童1978例(3956只眼)进行视力普查,其中5岁儿童1084人(2168眼),6岁儿童894人(1788眼)。
1.2方法。将本市眼科医生下派至各幼儿园,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由各班级老师进行视力登记,视力
<1.0者,均由老师负责通知家长,将患儿带至眼科行进一步检查。对就诊儿童分别进行屈光度、眼位、注视性质、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常规检查。屈光不正儿童采用1%阿托品眼凝胶散瞳,每日三次涂双眼,连用3日。第4日应用同一台电脑验光仪检测患儿屈光状态。3周后复诊,检查视力、矫正视力,对视力异常患儿,寻找病因,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意见和方案。
1.3评价标准
1.3.1屈光标准:屈光度0.00-+0.50D为正视,屈光度≥0.75D为远视,屈光度≥-0.25D为近视,散光度≥0.50D为散光[3]。
1.3.2弱视:根据2011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协定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标准[3],5岁儿童视力正常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下限为0.7。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不同年龄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和屈光状态以例数和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儿童视力异常率比较。在5岁儿童共1084人(2168眼)中,视力异常者102人(204眼),异常率9.41%,在6岁儿童894人(1788眼)中,视力异常者110人(220眼),异常率12.30%。提示随着年龄增加,儿童视力异常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年龄患儿屈光状态分布情况
2.2.1单纯远视: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18例(36眼),占17.65%;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14例(28眼),占12.73%。
2.2.2单纯远视散光: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散光21例(42眼),占20.59%;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远视散光26例(52眼),占23.64%。
2.2.3复性远视散光:5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远视散光34例(68眼),占33.33%;6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远视散光47例(94眼),占42.73%。
2.2.4单纯近视: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3例(6眼),占2.94%;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2例(4眼),占1.82%。
2.2.5单纯近视散:5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散光5例(10眼),占4.90%;6岁儿童中共有单纯近视散光4例(8眼),占3.64%。
2.2.6复性近视散光:5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近视散光9例(18眼),占8.82%;6岁儿童中共有复性近视散光6例(12眼),占5.45%。
2.2.7混合散光:5岁儿童中共有混合散光12例(24眼),占11.76%;6岁儿童中共有混合散光11例(22眼),占10.00%。
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0-6岁是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弱视的高发期。有研究调查国内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为12.8%-18,0%[4]。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是引起弱视的重要原因。如果未及时发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很可能造成终身视力障碍。弱视的最佳治疗年龄在3-6岁。因此,在学龄前期进行儿童视力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儿童视力缺陷,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极大提高治愈率。
本研究中的1978例(3956只眼)均来自本市城郊10所幼儿园儿童。城郊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居多,居民生活及文化程度发展不平衡,父母对儿童视力发育的认知程度不高。在5岁和6岁儿童视力调查中发现,5岁儿童视力异常率9.41%,6岁儿童视力异常率12.30%,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异常呈现上升趋势。从屈光异常的分布情况来看,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主要以远视及散光为主,但近视患病率也应引起注意。本次普查我们还调查了屈光异常的原因,发现主要与儿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如操作手机,看电视、电脑,室外活动时间过少等有关。儿童视力处于发育阶段,外在因素很容易对视力造成损伤形成弱视,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屈光不正已成为当前儿童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眼科医生更需要儿童家长及幼儿园的高度配合。因此,应加强对家长及幼师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早普查可及早发现问题,在儿童视觉发育期,视觉能力可塑性较强,此期对其进行治疗,预后较好。所以,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对于学龄前儿童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儿童在眼部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尽早解决这些问题,对儿童进行视力矫正,使其视力尽可能恢复正常,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Kemper AR,Keating LM,Jackson JL,et al.Comparison of monocular autorefraction to comprehensive eye examinations in preschool-aged and yunger children[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5,(5):435-439.
[2]Ying GS,Maguire M,Quinn G,et al.ROC analysis of the accuracy of Noncycloplegic retinoscopy,retinomax autorefractor and sure sight vision screener for preschool vision screening[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1(13):9658-9664.
[3]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1,47(8):768-768.
[4]唐延红.抚顺市2-6岁儿童视力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2):1737-1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