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7 15:50: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并观察其治疗有效率。方法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溴已新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恢复,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更为明显,并且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较低,与参照组相比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为显著,并且患者使用后复发率较低,因而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盐酸溴已新;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王艳雷.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43+145.

0引言

春季与冬季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季节,患者患病后具体表现为中耳积液,并伴随听力下降,如未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听力受损,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致聋。因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多数患者发现患病就医时已是中后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感染的情况,使得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药物治疗在临床具有一定的普及性,为显著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疗效,本文对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将两种药物相结合效果较为理想,现对正文进行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中挑选出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组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5例。在所有患者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区间为19-65岁,平均(43.1±7.8)岁;病程为6-79 d,平均(39.8±11.4)d。通过对两组患者常规资料的对比,发现差异均显示为P>0.05,故可进行相关研究。①纳入标准:入院后经检查确诊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同意参与并且家属也支持的患者。②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合并性耳部疾病的患者;患有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患有语言功能障碍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

\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盐酸溴已新(生产厂家:盐酸溴已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396)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4 mg/次,一日8-12 mg。静脉注射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同时在保证无菌的环境下对患者进行骨膜穿刺术,将患者中耳中的积液排出,使用含量为1%的黄素滴鼻液进行配合治疗,2-3滴/次,3次/d[1]。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969)进行治疗,先注入1 mL,再静脉注射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和头孢呋辛钠进行巩固性治疗,预防并发症[2]。两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等[3]。

1.3效果判定标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鼓室导抗图显示达到正常水平视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由明显的改善,鼓室导抗图显示为C型曲线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病症加重视为无效。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方法分别选择χ2检验,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并且对比均显示为P<0.05的差异性,具体情况请见表1。


\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在春冬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使得患者听力严重下降。根据临床多年实验发现,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出现异常,咽鼓管与中耳腔表层活性物质减少,咽鼓管的被动开放压力增加,并出现了顺应性的降低,进而使得中耳腔出现积液,最终引发疾病。如何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并对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重点[4-6]。

盐酸溴已新是一种粘液溶解剂,它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呼吸系统,该种药物能够减少粘液腺分泌,降低粘液腺分泌物的粘稠度,有效的提高纤毛的清除作用。但根据相关临床数据显示,单独使用盐酸溴已新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该种药物会引起相关并发症,并且患者的复发率也较高,因而导致预后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为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疗效,将盐酸溴已新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观察其治疗疗效[7-10]。加入糖皮质激素后,患者耳咽管粘膜水肿的情况有明显的缓解,抗菌、抗炎以及抗过敏的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事,也显著降低了复发率,同时鼓室内积液吸收速度也有明显的加快,本文结果中的数据充分证明了以上观点[11-17]。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因而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文辉.糖皮质激素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10):114.
[2]张书龙.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90-4891.
[3]侯薇,张铁英.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7):95.
[4]赵富强.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甘肃科技,2017(10):108.
[5]卢亚芳,苏丹.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7):70.
[6]李智量,屈季宁.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3):107-110.
[7]闫云飞.盐酸氨溴索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129-130.
[8]闫宏岭,陈丽君.克拉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4(19):2304-2305.
[9]李丽,黄成彬,赵丽丹,等.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46-46.
[10]王骥.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329-330.
[11]邹超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6):128-129.
[12]佚名.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溴已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1):160-161.
[13]王景丽,刘锡滨,魏红娟,et al.鼓室内注射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旬刊,2013(3):55-55.
[14]李一卉,吴学文.糖皮质激素鼻喷剂联合黏液溶解促排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10):1270-1274.
[15]李智,李阳,王宇娟.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浆TNF-α、IL-10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6):406-409.
[16]周涵,陈智斌,王登元,等.口服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6):560-562.
[17]赖海春,王德生,黄维.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4):109-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3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