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优质护理服务预防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更少,占5.88%,而对照组为23.5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预防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在有效地时间内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对患者的病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预防;慢阻肺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本文引用格式:刘冬银.探究优质护理服务预防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311,318.
0引言
慢性阻碍性肺疾病的特征是持续的气流受限,属于慢性支气管炎,通常是因为呼吸道感染或者个体差异的气道反应性增高而引发的疾病[1]。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常用机械通气的方法予以治疗,是通过呼吸机的帮助来维持气道通畅[2]。但是,由于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身体的免疫能力非常弱,对病菌的防御能力不够,极易受到感染,所以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高[3]。有关研究表明,在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良好的护理能够减少受感染的风险[4]。因此,本研究针对预防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情况,探究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详细的护理方法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61.34±7.82)岁。研究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61.34±7.82)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差异微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①胸片检查,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出现肺内浸润阴影或显示新的炎性病变;②肺部有湿啰音;③发热、呼吸道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等。同时,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取得了所有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咳嗽咳痰等症状的用药指导、呼吸道相关护理、口腔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实施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内容如下:①合理用药。科学合理的应用抗生素,避免用药过多出现药性相互抵消或破坏患者身体机能平衡等情况。②严格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个人清洁卫生,比如在用药或者进行相关护理之前注意应用正确的洗手方法等,以避免引发感染。其次,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房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并注意通风、温湿度等环境护理,定时检测相关房间的细菌情况并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病菌滋生。最后,在使用呼吸机时要严格消毒杀菌,并及时更换,保证呼吸机不受污染。③针对患者应用的气囊进行全面护理。即严格掌控气囊的压力,以保证气囊的有效应用;对气道温湿化的合理调节,避免吸痰管壁黏浊;进行密闭式吸痰管理,随时检测吸痰管的畅通问题,并及时进行清洗等[5]。④详细的口腔护理。包括口咽部的清洗和污秽物质的清理,以保证口鼻卫生,3次/d。
1.3评价标准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按计数统计,发生情况越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越低,表明护理配合治疗的效果越好。②对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时间与评价呈负相关,即时间越短,表明护理配合治疗的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软件中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采用2检验,并以率(%)表示,患者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更少,共2例,占5.88%,而对照组发生了8例,占23.53%,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4.221,P=0.040)。
2.2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由呼吸道感染引发的肺部疾病越来越多,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有关研究报道,其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所关联。对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但是,在进行相关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中,如果机械通气时间过长,还可能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治疗的预后工作又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6]。所以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预防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对此开展了很多研究。根据张正芳[7]和汤振华[8]在对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过程中探讨护理效果的研究结论可知,应用良好的护理方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发生的效果很好。
本研究在预防慢阻肺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过程中,应用的是优质护理,通过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良好的护理工作,严格做好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和减少细菌接触等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治疗环境。从研究结果可知,应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低,并且减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在相关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予以最大程度的优质护理,以提高预防治疗的效果,使患者病情能够在有效地治疗中得以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Righy C,Vallés J,Bozza FA,et al.Systemic antibiotics for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omatos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nnals of Intensive Care,2017,7(1):67.
[2]张燕红,张玉侠,王文超,等.口腔清洁在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6):1464-1467.
[3]潘蔚,杜娟,栾念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135-137.
[4]Li C,Yun D,Ping Z.Investigation on Risk Factor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J].Canadian Respiratory Journal,2017,2017(4):1-4.
[5]胡湘宜,林玲,梁金雪.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204,206.
[6]宋燕华,李梅.可冲洗式气管插管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7,25(1):33-34.
[7]张正芳.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专职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57-158.
[8]汤振华.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4):251-2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