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及患者盆腔功能评估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7 09:11: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及患者盆腔功能评估。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子宫全切组选择开腹子宫全切除手术,病灶切除组选择开腹切除子宫病灶。分析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复发率。结果病灶切除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子宫全切组比较有优势,P<0.05。病灶切除组复发率高于子宫全切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开腹切除子宫病灶可获得较好效果,但复发率较高。

关键词: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观察及患者;盆腔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邓春梅.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及患者盆腔功能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27+129.

0引言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子宫肌层间质出现的妇科疾病,导致子宫肌层增生性病变,导致子宫弥漫性病变。传统的开放式子宫切除术导致患者因子宫切除而丧失生育能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进行子宫切除子宫腺肌病以保留患者的子宫[1]。近年来,妇科疾病中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病变部位切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子宫,有利于生育功能的保留。本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子宫全切组选择开腹子宫全切除手术,病灶切除组选择开腹切除子宫病灶。分析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复发率,分析了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观察及患者盆腔功能评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病灶切除组50例,年龄32-54岁,平均
(42.72±2.47)岁。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子宫肌瘤23例。子宫全切组50例,年龄32-55岁,平均(42.45±2.11)岁。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子宫肌瘤22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子宫全切组选择开腹子宫全切除手术,患者行硬脑膜外麻醉,在腹部正中做纵切口,将肠管和周围组织分开,促使术野充分暴露,将子宫附件、圆韧带、子宫骶、子宫动静脉和主韧带切除,之后沿着穹隆进行环形全子宫切除。病灶切除组选择开腹切除子宫病灶。麻醉后做腹腔切口,子宫置于切口外,促使子宫病灶暴露,逐层将病灶切除直至子宫内膜,尽可能保持内膜完整性,将切口缝合之后进行子宫修复。

1.3指标。分析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复发率。

\

 
1.4统计学处理。SPSS 17.0软件,t、卡方检验统计分析计量、计数数据,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分析比对。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病灶切除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优于子宫全切组,P<0.05,如表1。


\
 


2.2两组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分析比对。病灶切除组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优于子宫全切组,P<0.05,见表2。


\


2.3两组复发率分析比对。病灶切除组复发率高于子宫全切组,P<0.05,病灶切除组复发率是20%。子宫全切组复发率是4%。

3讨论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复杂,病变广泛。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痛经,子宫增大,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常与其他盆腔子宫病变共存,盆腔环境改变,盆腔功能受损[2]。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伴有月经量过多和痛经,子宫体积增大为主要症状,如果不及早治疗或不彻底就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3-5]。目前,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导致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增加,并且许多患者对生育有一定的需求,这使得大多数子宫腺肌病治疗以手术为主,并从全子宫切除转为病灶切除,以更好缓解患者痛经和保留生育功能。随着微创技术概念的普及和患者对生育能力的不断增长,子宫病灶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中得到广泛应用[6-8]。但需要注意的是,局部病灶切除虽然可保护盆腔,减轻创伤和减少并发症,但因未彻底切除,术后容易复发。

本研究中,子宫全切组选择开腹子宫全切除手术,病灶切除组选择开腹切除子宫病灶。结果显示,病灶切除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以及痛经程度、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子宫全切组比较有优势,P<0.05。病灶切除组复发率高于子宫全切组,P<0.05。

综上所述,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开腹切除子宫病灶可获得较好效果,但复发率较高。

参考文献

[1]林献,陈雪梅,邓丽婵.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对其盆腔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1):67-68.
[2]马娟文,李辉,黄园,等.曼月乐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应用效果及复发率预防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6):3801-3804.
[3]刘露,孔东丽,郭红燕.子宫腺肌病的保守性手术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8,34(06):430-433.
[4]薛冬梅.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5):904-905.
[5]陈少丽,吕泽媛,陈琳.保留子宫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3):404-406.
[6]邓勇斌.手术切除与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多中心同期临床对照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9):92-93.
[7]刘小霄.不同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对其盆腔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26-28.
[8]许琳娜,张绍芬,丁景新,等.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及药物治疗综合管理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06):617-6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