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以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为评定标准,观察疾病治疗过程无明显影响因素及有明显影响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50例)、B组(50例)与c组(50例),各组在治疗过程均兼顾患者影响因素的干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三组慢性胃炎患者均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a组患者疗效最佳,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若患者存在较少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疗效的提升,然而针对存在一些影响因素的病患,在疾病治疗期间也要关注影响因素的祛除,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慢性胃炎;治疗;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王秋雁.慢性胃炎治疗影响因素的对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65+68.
0引言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的变化,慢性胃炎发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1-4]。在疾病的治疗上,临床中常给予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但是实际治疗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常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治疗时必须排除影响因素的感染。在本研究中就探讨了影响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5-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结合病理活检及内镜检查确诊,患者均符合《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患者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7]。将患者分成A、B、C三组,各组50例。A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6±2.8)岁。B组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1±2.7)岁。C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9±2.6)岁。对比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8]。
1.2方法。三组均给予患者一般治疗方法:质子泵抑制剂,首选药物为奥美拉唑。抗生素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甲硝唑等。因各种患者的印象因素不同,因而选择常见的因素研究,其中A组患者有不良生活习惯;B组患者并发胆囊炎;C组患者伴心功能低下及心功能不全[9]。因为各个小组的影响因素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各组治疗方法不同,A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强调患者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B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强调胆囊炎用药;C组依据患者新功能分级给予个体化用药[10]。
1.3观察指标。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疗效。显效:症状均消失,胃镜显示胃黏膜恢复正常,黏膜斑点状糜烂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胃黏膜缩小50%以上,胆汁反流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胃镜检查无改善[11]。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12]。
2结果
A组患者中,治疗显效38例,有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B组患者中,治疗显效28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C组患者中,治疗显效33例,有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88.00%,三组患者相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因素所致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该病的发病率占到各种胃病的首位[13]。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上腹部隐痛、嗳气等,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所以临床中一旦确诊患者的病情,必须及时给予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临床中针对慢性胃炎,常规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治疗[14]。一般而言,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实际治疗中,受一些因素作用,常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①并发症因素。心功能不全、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胆囊炎等;②其它因素。用药方法不合理、治疗效果不佳等。这些影响因素的出现,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控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1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探讨影响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出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只是存在单一不良生活习惯的A组患者,治疗效果最佳,而合并一些疾病的B组、C组,虽说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及影响因素干预外,治疗效果仍旧不佳。该结果表明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为此要求临床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此外还要求相关的医务人员掌握慢性胃炎诊疗知识,诊断患者疾病的时候找出患者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以祛除影响因素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给予患者个性化、科学的治疗,以真正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光林.黄州地区胃癌与慢性胃炎相关影响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安徽医药,2015(5):883-886.
[2]岑朝,周喜汉,王超,等.百色市居民胃癌与慢性胃炎相关影响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417-3419.
[3]朱林林,郭天娇,秦金玉,等.曲昔派特治疗慢性胃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4):199-202.
[4]郭清,黄铁婷.慢性胃炎治疗影响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59-59.
[5]薛洪峰,朱玉,孔徳才.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9):2241-2243.
[6]张伟国,安伟德,陈更,等.胃癌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0):1567-1570.
[7]王慧,黄水平,李海朋.苏北农民胃癌主要影响因素及防治知识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3,(23):4362-4365,4368.
[8]周亮,赵瑶,朱伟,等.胃癌前病变转归影响因素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3,(8):1154-1157.
[9]郑荣生.老年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256-257.
[10]王维维,章新琼.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3):565-567.
[11]胡伏莲.温胃舒/养胃舒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总结[C].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2009.
[12]赵冰,肖淑萍,顾敏,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及以叶酸为主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1):768-770.
[13]Dewan B,Balasubramanian A.Troxipide i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itis: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trial in general practice[J].2010,(25)1-7.
[14]Seol S Y,Kim M H,Ryu J S,et al.DA-9601 for erosive gastritis: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 gy,2004,10(16):2379-2382.
[15]Laine L,Takeuchi K,Tarnawski A.Gastric Mucosal Defense and Cytoprotection:Bench to Bedside[J].Gastroenterolo gy,2008,135(1):41-60.
[16]涂云,王志花,戴兆燕,等.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18):53-55.
[17]陈文峰,范文伟,吴文华,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中老年人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5):117-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