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阶段性护理,统计两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遵医行为,对促进疾病转归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阶段性护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郭晓霞,廖煜翀.阶段性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175.
0引言
慢性盆腔炎可诱发慢性盆腔痛、月经紊乱、异位妊娠、不孕不育等症状,是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更为重要的是,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使得患者康复信心严重不足,整体治疗依从性偏差。为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群体生存现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本院在入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日常护理中辅以阶段性护理,效果显著。现结合对照研究将该方案的应用价值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5-52岁,中位数为36岁,病程为0.5-3年,中位数为2年。按照入院登记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81)和常规组(n=81),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入组后,执行医嘱为患者用药,并告知用药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如维持私处卫生,避免再感染。同时,住院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白带量、颜色和性状的变化,及时将异常现象反馈至主治医生。
1.2.2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阶段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前期干预。接诊后,协助患者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并办理入院手续,为患者就诊生活提供便利;在相处过程中有意识地询问患者对疾病的看法、疾病保健知识了解情况等,评估其心理状态和自我疾病管理能力;讲解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恶化进展、当前治疗方案、转归等,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强调科学、规范的医护服务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治愈慢性盆腔炎,降低复发风险,避免患者在错误认知的误导下丧失康复信心;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通过护理细节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爱,继而发自内心地接纳并配合治疗;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和爱好,制定实用性较强的科学饮食食谱,通过增加高蛋白等营养食物的摄入量增强患者体质;强调按时、按量用药的必要性,从药学角度讲解血药浓度对治愈疾病的影响,使其意识到擅自更改用药量的危害。②治疗期护理。主治医生对症开具药单后,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并按规范保存药物,避免药物质量下降或失效;部分直肠给药者,护理人员应事先告知患者并掌握药物温度,轻柔操作避免引起不适。同时,护理人员应使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治疗期间,嘱患者有意识地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量的变化,若有异常需及时反馈;告知患者每日晚睡前清洗外阴,在私处卫生自我护理前,需要严格净手并使用专用盆。同时,选穿透气、宽松的舒适内裤,避免会阴部过于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告知患者在炎症未消退前并不适合受孕,应在同房时做好避孕措施。③后期指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一般状况良好,应鼓励患者通过锻炼身体或练习盆腔保健操提升机体免疫力。待患者提出出院申请后,应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私处卫生护理习惯,注意经期卫生。同时,适当增加粗粮纤维的摄入量、足量饮水预防大便干燥;按期回院复查,在非复查期若分泌物异常、排泄物伴脓液或血迹则需即刻就诊,警惕盆腔脓肿累及肠壁引发意外损害。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的变化并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依从性测评围绕用药、饮食、活动、复诊、情绪管理五方面,采用百分制统计,等级分为优(90分以上)、良(60-89分)、差(低于60分)。护理满意度测评采用科室自拟调查问卷表,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见表1。
2.2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12±5.62)分、(80.65±8.4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阶段性护理融合针对性和个性化护理的优势,是优质护理的延伸,更好地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和理念。李慧娟[1]在研究中指出,阶段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度肯定了其有效性。笔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不少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就诊之初,仅希望可以通过临床治疗控制疾病所引发的不适症,并未对治愈疾病抱有希望。这一想法恰恰说明慢性盆腔炎病情迁延不愈使得大部分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对疾病转归基本丧失信心。因此,护理团队在治疗前期注重良好护患关系的维系以及身心不良状态的护理干预,并通过说明疾病转归与自我行为管理的利害关系纠正患者错误认知[2];在治疗期间,护理团队则注重规范给药和科学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在离出院阶段,护理团队加强健康宣教,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问题予以科学指导,督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管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1.36%,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1.60%(P<0.05),提示阶段性护理能够转变患者固有思维观念,促使患者用药、饮食、活动和情绪管理等行为发生质的改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12±5.6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65±8.43)分(P<0.05),表明阶段性护理更具针对性,能够兼顾不同患者的病程特点、个体差异,因此护理效果更佳,且更受患者青睐。
综上所述,阶段性护理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遵医行为,对促进疾病转归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娟.阶段性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7):115-117.
[2]董响娇,李华珍,廖聪.个性化健康宣教在4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05):169-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