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甲状腺微小癌43例临床诊疗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2 09:58: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5~2018年普外科诊疗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3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方式、病理特征以及预后质量。结果22例患者在术前接受彩超检查后怀疑为甲状腺微小癌;有3例患者在术前接受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有2例得到确诊;有32例患者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所有患者在术后病理组织学后确诊为乳头状癌。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手术方案治疗,术后进行平均1年时间随访,无患者出现死亡或者病情复发情况。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进行彩超诊断、细针穿刺活检或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都有助于掌握病情状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并强调个体化对于病情控制和预后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鑫隆.甲状腺微小癌43例临床诊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92,94.

0引言

甲状腺癌是临床相对常见的肿瘤疾病,其中癌症直径最大不超过1 cm的称为甲状腺微小癌,主要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该病的病灶体积较小且经常伴有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疾病[1],临床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相对较高,因此也被称为隐匿性甲状腺癌。近年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提升,超声诊断技术还有细针穿刺细胞学手段的普及和完善,对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有了明显突破。在这样的前提下由于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灶体积较小[2],合并有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依然不能完全避免误诊、漏诊情况,而制定外科治疗方案时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手术处理范围都需要具备针对性[3],为更深入了解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对本院近年诊疗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归纳后整理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2018年普外科诊疗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3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例,女性41例;年龄在23~74岁,平均为(51.3±2.7)岁;病程时间在4 d至17年。

1.2术前检查

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应用彩超检查,提示有42例患者为实性结节,1例并无发现占位即为微小癌病灶漏报情况。35例患者整体呈现为低回声占位,有3例患者合并钙化情况,1例为沙粒样钙化。2例患者呈现出等回声,有1例存在钙化;2例患者呈现出略强回声情况,1例为混合回声。

术前彩超检查有提示有1例为颈部淋巴结重度,有22例疑似微小癌。有3例患者在术前接受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有2例得到确诊。

2结果

2.1手术、术后治疗


原发灶处理手段:8例患者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12例患者应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14例患者应用患侧、峡部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5例患者应用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联合对策、峡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2例患者应用患侧、峡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2例患者应用患侧、峡部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

对于术前接受彩超检查后提示有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均应用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处理。对于术中接受常规探查后提示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肿大患者,均应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处理。

所有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的第3天应用甲状腺片(8 0 m g)/左旋甲状腺素片(100μg)进行治疗。嘱咐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并严格控制促甲状腺激素指标在正常范围,根据监测所得数据调整药物剂量。

2.2术后并发症

有1例患者术后声音存在轻微程度的嘶哑,休息半年后逐渐自愈;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2.3随访

术后进行平均1年时间随访,无患者出现死亡或者病情复发情况。

3讨论

甲状腺癌病灶直径在1 cm以下的情况被称为甲状腺微小癌,这并不考虑是否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肿瘤突破包膜、远处转移等情况[4]。在甲状腺微小癌当中主要组织学类型为乳头状癌,此类型具有起病隐匿且无典型临床症状,同时会合并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可以单发病灶表现也可以表现为多发病灶,在威胁性方面需引起注意,同时有较高漏诊率,部分患者甚至可终生不发病[5]。

当前临床治疗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认识还存在缺陷,而这种直接导致在对症处理过程中存在疏忽、错误,导致部分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明显升高,当前对甲状腺微小癌可大致分为以下两个类型:①早期癌:此类病灶癌的生物学行为较好,本身并无存在远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②晚期癌:此类病灶癌具备隐匿性,主要表现为远处转移或者是区域淋巴结转移,在生物学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恶性特点[6]。当前对甲状腺微小癌在WHO方面定义仅涉及到了直径情况,但对于具体威胁程度却已经存在明显不足。

当前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病灶体积偏小导致要通过查体确诊成功率偏低,而超声诊断、活体穿刺技术的推广普及让术前确诊率得到明显提高,但漏诊、误诊的情况依然存在[7],且活体穿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甲状腺占位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意义,对于疑似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在术中应该对切除的标本进行全面探查,送常规冰冻切片。

在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在本次研究中接受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发生死亡事件且无复发事件,手术治疗方式多样化的原因包括如下:①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当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②部分外科医生在生物学方面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认知存在不足,而且在这方面也有争议性;③部分患者会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疾病。对于手术切除范围应该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不宜太小也不宜无限制扩大[8-9]。

\

 
综上所述,甲状腺微小癌术前进行彩超诊断、细针穿刺活检或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都有助于掌握病情状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并强调个体化对于病情控制和预后均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波涛,蔡婵艳.甲状腺微小癌采用MRI、CT、B超三种检测方式对其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5):43-44.
[2]李涛,魏世东,孙劲文,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3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11):843-845.
[3]Li M,Zhu XY,Lv J,et al.Risk factors for predicting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CN0):a study of 273 resections[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7,21(17):3801-3807.
[4]林建军,郑达武,王齐国,等.超声TI-RADS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J].微创医学,2017,12(2):190-194.
[5]徐华,杨清波,陈建禄,等.甲状腺良性结节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疗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7,41(4):13-15.
[6]唐为慷.超声TI-RADS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9):116-117.
[7]Liu Z,Zeng W,Liu C,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17,15(1):32.
[8]Pacini F,Schlumberger M,Dralle H,et al.European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of the follicular epithelium[J].Eur J Endocrinol,2016,154(6):787-803.
[9]田海英,马宁,徐栋,等.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4):514-5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