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关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13:48: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评估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并发症,特意选取我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30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30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评估临床疗效,检查溶栓治疗前和溶栓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显示尿激酶溶栓组在不同时间内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差值都要显著高于低分子右旋糖治疗组,本组溶栓治疗并未导致大量脑出血及病死率增加,说明尿激酶溶栓组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好,能更快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且颅内出血发生率不高,溶栓后2h血D-Ⅱ具体检测可作为血栓溶解程度的指标。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本文引用格式:熊会芬.关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163.

0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致使血管闭塞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尽早再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血流。通过对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病例对照研究,早期溶栓治疗使许多急性脑梗塞患者迅速好转,脑血管造影的动态研究也表明,这种临床症状能得以迅速改善显然与溶栓治疗导致闭塞的脑血管再通有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5.6岁。患者随机分布30例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溶栓组),另外3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的肢体肌力均在3度以下,年龄在30-80之间,治疗之前均有进行头颅CT检测急性脑出血情况,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意识不明、言语不清等临床表现,同时检测患者出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纤维原蛋白等,检查结果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

 
1.2研究方法

溶栓组:将50万U尿激酶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脉注射,点滴速度10万U/min,再将100万U尿激酶加入生理盐水200mL,点滴速度3.3万U/min,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酌情追加剂量,尿激酶最大用量不得超过250万U,治疗24h后口服抵克立得大约0.25克,每天一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用于静滴,同样一天一次,总疗程14天。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500mL,同时口服抵克立得0.25g,每天一次,总疗程为14天。

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在溶栓治疗前后静滴甘露醇,血压过高的患者要给予降压药控制血压。病情观察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段病情变化情况,用积分减少值判断病情恢复程度,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D-Ⅱ聚体含量。

2实验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每个时段的病情状况,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从表1我们可以了解到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溶栓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30min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开始逐渐减少,治疗120min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在不同时间内溶栓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血D-Ⅱ聚体含量如表2所示,溶栓组的血D-Ⅱ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

\

 
3讨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一些学者认为溶栓可以使症状改善而大脑出血和病死率无明显增加,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通过溶栓治疗脑梗死会明显增加早期患者的病死率。在本次实验数据中显示,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0min后神经功能缺损开始恢复,60-120min达到最大程度恢复,这说明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是具有明显临床疗效的,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提前恢复。血D-Ⅱ聚体是纤维蛋白的一种降解产物,通过治疗前后血D-Ⅱ聚体含量的数据比较,溶栓组患者治疗2h后血D-Ⅱ聚体含量明显增高,故认为血D-Ⅱ聚体可作为血栓溶解的指标,通过实验证明,尿激酶溶栓组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临床效果,能更快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可以在有效的医学条件下进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农媛,肖海,陈奎,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0):30-33.
[2]王英,高松,李筠,等.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05):453-454.
[3]曾志伟,吴燕生.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06):907-909.
[4]李晓龙.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59-60.
[5]李青,陈悦,高万峰.红景天苷对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患者早期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13).
[6]缑元冲,牛晓波,段贺春,等.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2):45-46.
[7]梁云云,解龙昌,殷建瑞,等.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例报道[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03):62-64.
[8]马荣耀,翟焕阁.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内超选择溶栓治疗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3):4816-4817.
[9]张成刚.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BNP和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5):54-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