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0 13:16: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脑卒中是当今人类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虽然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其患病率在呈上升趋势,存活者通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和心理障碍。人文关怀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及个人隐私为核心;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能够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本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研究进行综合叙述。

关键词:脑卒中;人文关怀;研究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倪丽娜,江萍,曹英华,等.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57-58.

0引言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1]。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为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在患者住院抢救治疗同时制定早期或恢复期康复治疗训练,实施有效人文关怀护理,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就脑卒中患者抑郁、偏瘫、心理障碍、失语症、吞咽障碍等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1脑卒中患者抑郁的人文关怀措施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以持续情感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总体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约15%为重度抑郁,可伴严重自杀倾向甚至自杀行为,故对PSD进行早期积极预防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脑卒中后抑郁状况与人文关怀护理关系密切,越注重人文关怀,抑郁症状越轻。史维荣[2]对64例患者均根据病情予以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深化“人文意识”,创建优良环境;树立“以人为本”观念,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PSD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效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认知能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赵睿[3]等对54例PSD患者通过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知识培训;营造温馨人文关怀护理环境;强化心理护理干预;丰富病人住院生活等,结果显示干预组PSD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PSD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这表明人文关怀护理不仅能降低PSD病人的抑郁程度,还促进PSD病病人肢体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路信[4]对30例PSD患者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给予心理干预与人文关怀护理计划,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把患者需求作为服务重点;实施一对一责任制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提供便捷、舒适和人性化服务,营造舒适温馨、充满人性化的病房环境;丰富患者住院生活,定期开展茶话会等其他社交活动,设计一些趣味环节,帮助患者心情舒缓。结果显示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与人文关怀护理不仅可显著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还能改善患者体验感。

2脑卒中患者偏瘫的人文关怀措施

王芳[5]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对其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做了探究,结果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导致生活能力下降,自我形象紊乱,心理压力较大,影响着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家庭支持系统,通过家庭支持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效果。周咏梅[6]通过建立家庭支持系统、患者形象危机干预来消除抑郁与绝望消极心理,结果发现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改善脑卒中瘫痪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人文关怀措施

黄燕珠[7]开展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人文关怀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指导思想,把人文关怀护理渗透到工作每一个环节,随时为患者提供周到服务,满足患者需求,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也使护士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健康知识宣教的满意度得到很大提高。赵利红[8]专门成立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评估小组,在大量查阅资料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进行评估。对干预组49例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干预组心理障碍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人文关怀服务对护士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故促进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服务观念,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融入到每项护理工作中去,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服务目标。

4脑卒中患者失语的人文关怀措施

脑卒中后失语症发病急促,患者多无相关思想准备,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等。王双燕[9]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卒中后发生语言障碍原因、治疗方法等,从心理上鼓励患者,调节情绪,使患者正确认知;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制定康复计划,由简到难,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训练时间和训练难度;鼓励患者多和病友共同交流病情及训练效果,建议患者家属陪同训练,指导家属训练技巧,有利患者在出院后能坚持训练。结果发现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徐静[10]在脑卒中患者失语症护理中针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将失语症形成发展对其进行讲解,使患者对自身有初步了解,并认识到失语症是可被治愈的,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由于患者语言能力丧失,无法与护士进行交流来表达内心所想,护士可为其提供画板,使患者将想要说的话写在画板上,并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给予其贴心、耐心护理,直至其语言功能恢复,从而使患者以良好心理及生理状态面对治疗及护理,提高干预效果。

5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人文关怀措施

35~55%急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并发吞咽困难问题,对患者进食以及日常代谢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张岚[11]强调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应对患者吞咽困难的问题。心理护理对于各项障碍类疾病均具有一定积极价值,可以提升患者信心,尤其是老年患者。护士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给予患者语言鼓励,将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其他病人康复情况告知患者,有助于从心理层面为患者康复提供帮助。翁雪云[12]主张通过对患者口腔肌肉、舌头功能实施训练,提高口腔功能;通过刺激舌下神经,有效提高咀嚼肌、舌肌的灵活性,改善吞咽障碍;通过康复护理还能积极避免咽部肌肉出现萎缩,从而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

6脑卒中患者老年康复的人文关怀措施

由于生活习惯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心血管类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导致脑卒中发病率也持续升高,故如何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13]。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最佳开始时间是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无明显进展,于48~72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14]。在病情较稳定时,在其床边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鼓励、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早期康复活动内容,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被动运动、按摩、站立、下床活动、走路等,早期康复活动能有效促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增加脑部局部血流量,使部分脑细胞获得复活,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15]。李琳[13]将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析患者心理,对其内心焦虑、抑郁情绪给予疏导并鼓励以积极状态对待疾病,提升自身心理承受度,并与家属沟通并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增强康复信心;获得患者信任后鼓励其与家属积极参与康复中,借助多媒体及宣传手册方式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有正确认知;告知按时用药与复查的重要性及早期康复对促进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增强康复锻炼依从性,恢复期则指导患者开展床边坐位及站立平衡等练习,同时指导练习穿脱衣、洗浴、大小便、阅读等,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发现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7脑卒中患者后遗症的人文关怀措施

据数据统计,在初发的幸存者中有70%以上伴有不同程度后遗症,患者常因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口眼歪斜等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神经缺损系统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脑卒中后4-6个月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对改善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赵娟[16]通过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及随访等措施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状态,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良好心态,并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指导。结果表明延续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周莉[17]认为成功的心理护理是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基础,完善饮食护理是中风后遗症康复期护理关键,功能锻炼是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对重症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是康复期护理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只要上述措施合理应用,才能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

\

 
8脑卒中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人文关怀措施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运动、认知等功能恢复作用显著,大部分老年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都缺乏对高压氧知识的理解,这些患者具有强烈康复愿望,但也因为陌生而产生恐惧心理。程春华[18]对此类患者实施治疗前随访;改善人文环境;高压氧治疗全程陪伴服务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的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病魔信心,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楚金亭[19]制订高压氧治疗前随访、治疗中全程陪伴以及治疗各个环节采取多元化人文关怀,创建安全、温馨和人文的高压氧诊疗环境,加强护士与患者有效信息沟通,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9小结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给患者心身健康带来严重危害[20]。人文关怀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人格及个人隐私为核心;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有效的护理模式;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能够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21]。因此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时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康复情况以及心理等方面,针对性地给予健康指导和人文关怀护理,使患者能改善诸多症状和不良情绪,并产生良好体验感,坚持不断、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旨在减少脑卒中后继发性功能障碍,最终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凌素连,赵桂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8):18-20.
[2]史维荣.人文关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3):1568-1570.
[3]赵睿,桑文霞,王笑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18-321.
[4]路信,李敏,赵玉洁.心理干预与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7):2066-2067.
[5]王芳,杨忠权,李英,等.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的应用效果及日常能力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602-603.
[6]周咏梅,曾令丹,江丽红.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影响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5,8:122-124.
[7]黄燕珠.人文关怀对脑卒中患者常见心理障碍的作用[C].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5论文汇编,2015:520-521.
[8]赵利红.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常见心理障碍的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3):445-446.
[9]王双燕,刘霞.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J].For all Health,2016,10(20):265-266.
[10]徐静.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158-160.
[11]张岚,华飞.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Modern Practice Medicine,2019,31,(1):120-121.
[12]翁雪云,李琳青,陈丽丽.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5):156-157.
[13]李琳,岳培,张泳.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4175-4176.
[14]Ojha R,Huang D,An H,et al.Distribution of ischemicin farction and stenosis of intraand extracranial arteriesin you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BMC CardiovascDisord,2015,15(1):158.
[15]Meisel KM,Thabet AM,Josephson SA.Acute care of ischemicstroke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J].Semin Neurol,2015,35(6):629-637.
[16]赵娟,賈忠华,李梦.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23,192.
[17]周莉.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综合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149-150.
[18]程春华.老年脑卒中患者高压氧治疗中人文关怀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4):93-94.
[19]楚金亭,刑丽娟,张华玲.人文关怀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报,2014,26(1):69-70.
[20]李小芳.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系统医学,2017,2(8):163-165.
[21]洪燕,李碧霞,林素华.脑卒中失语者沟通中的人文关怀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3):592-5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