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比分析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0 13:01: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进行胃肠镜诊疗的患者共计108例,在患者或(和)其家人同意后按照患者的排列奇偶数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无痛胃肠镜诊疗和常规胃肠镜诊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临床观察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较对照组患者的64.81%高出35.19%(P<0.05);在患者血压、心率等临床观察指标的比较和腹痛、恶心等诊疗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实验组的各项数据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胃肠镜相比,无痛胃肠镜具有较好的诊疗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常规胃肠镜;安全性;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延强.对比分析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04,106.

0引言

近些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导致胃肠及相关疾病发生率增加,人们对胃肠检查的频率也随之提高。作为最常见的辅助检查方式,传统的常规胃肠镜不仅检查时间长,还会造成患者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这导致患者出现抵触心理甚至是拒绝接受胃肠镜检查[1];而无痛胃肠镜则能在更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诊断检查,且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2]。本次试验,通过对比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诊疗方式,探究并分析其效果和安全性,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诊疗的患者共计108例,在经过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按照患者的排列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0:24,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分别为(49.51±3.09)岁和(4.5±0.43)周;而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则为28:26,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分别为(47.35±2.79)岁和(4.2±0.29)周。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疾病等病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试验。

\

 
1.2方法

在进行胃肠镜诊疗前,对两组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解,要求患者在诊疗前禁食禁饮至少6 h,确保空腹状态。

对照组:对于接受胃镜诊疗的患者,诊疗前患者需要服用利多卡因胶浆10 mL,目的是降低胃肠镜管道对患者粘膜造成的疼痛感;而接受肠镜的患者,诊疗前需要服用硫酸镁溶液,目的是清洗肠道内容物,方便胃肠镜的观察[3-4]。并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事项和流程的介绍,安抚患者紧张的精神。在患者静候至出现麻木感后,对患者进行胃肠镜的诊疗。

实验组:患者接受与对照组患者同样的药物种类和药物剂量的服用,同时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药品丙泊酚,待患者达到可实行胃肠镜诊疗麻醉要求时,对患者进行操作[5]。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注意动作力度,避免对患者肠胃造成额外伤害。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按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进行评价,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记录,作为患者诊疗的观察指标。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主要记录患者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和咽喉反射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临床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s)和(%)表示,组间采用t和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通过对患者的满意调查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较对照组的64.81%高出35.19%(P<0.05),如表1。


\

 

2.2两组患者的诊疗观察指标比较

在试验前后,实验组患者在三项数据比较中,试验数据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患者仅血氧饱和度数据在试验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血压和心率方面则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疗后的比较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血压和心率方面具有差异,实验组更接近正常值(P<0.05),如表2。

\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腹痛、恶心等症状和咽喉反射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实验组患者出现1例腹痛和1例咽喉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而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恶心、腹痛等症状和16例咽喉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人们的体检、治疗等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加。作为最常见的诊疗技术,胃肠镜在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医院传统采用的常规胃肠镜技术有着操作时间长,引发患者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原因[6-7],致使患者拒绝接受胃肠镜检查,进而采取其他辅助检查,并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患者消化类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而造成患者病情加重[8]。近几年,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无痛技术在胃肠镜的临床检查中开始应用,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麻醉,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胃肠镜诊疗,此过程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抵触心理[9-10]。

通过本次试验,数据显示:采取无痛胃肠镜诊疗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方面为100.00%,较常规胃肠镜诊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4.81%高出35.19%;在诊疗观察指标对比中,在诊疗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内,实验组患者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比较中数据基本未发生变化(P>0.05),而对照组患者仅血氧饱和度未发生变(P>0.05),血压、心率的数据距离正常指标有明显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腹痛、恶心等症状和咽喉反射等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胃肠镜相比,无痛胃肠镜具有更好的满意度、诊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强.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8):66,68.
[2]李旭彤,曹双军,李伟男,等.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2):2320-2322,2329.
[3]张金生,叶丽丽,岑华丽,等.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42-43.
[4]俞倩,陈中安.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上的对比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8(2):275-277.
[5]叶芬,王红玲,郑国荣,等.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180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2):1264-1269.
[6]吴学琴,袁宝兴,王小云.常规和无痛胃肠镜检查安全性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454-456.
[7]王海霞.分析对比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7(10):1790.
[8]罗桂金,雷平光.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8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48-149,151.
[9]张丽明.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杂志,2018,4(6):143-144,150.
[10]张巍,王伟,肖志强.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4,28(10):97-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