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纳布啡,用于无痛宫腔镜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年龄在25~36岁,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观察使用不同剂量纳布啡各组患者麻醉前(t0)、注射纳布啡3 min后(t1)、静注丙泊酚后(t2)、苏醒时(t3)的sBP、dBP、MaP、Hr,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t2~t3时的sBP、dBP、Hr均显著低于同组t0、t1时,t0~t1时上述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0.15~0.2 mg/kg盐酸纳布啡用于无痛宫腔镜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丙泊酚;纳布啡;无痛宫腔镜;麻醉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荆轶鑫.丙泊酚复合纳布啡用于无痛宫腔镜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31-32.
0引言
宫腔镜检查是妇科常用的诊断性有创操作,宫腔镜检查时,由于扩张牵拉宫颈、手术刺激及膨宫使患者感到疼痛,从而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出现类似人流综合征反应等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因疼痛剧烈,难以接受检查,这造成患者身体痛苦同时引起极大的心理阴影,降低患者配合和依从性,甚至使操作中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舒适性的需求提高,因此,需要选择一种有效、镇痛满意的药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本研究将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用于无痛宫腔镜麻醉中,观察其效果。为了更好地分析纳布啡在无痛宫腔镜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针对我院60例门诊宫腔镜检查患者,比较不同剂量的纳布啡在无痛宫腔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无痛宫腔镜检查的麻醉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门诊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符合: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5~36岁,体重50~72 kg,入选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和C组,各组20例。三组患者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细数据见表1。
1.2麻醉方法
各组患者术前禁饮食,入室后开放静脉,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2 L/min,静脉注射丙泊酚前3 min,A组患者静脉注射纳布啡0.1 mg/kg+丙泊酚注射液2.0 mg/kg;B组患者静脉注射纳布啡0.15 mg/kg+丙泊酚注射液2.0 mg/kg;C组患者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丙泊酚注射液2.0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手术,术中视患者体动反应及手术结束时间追加丙泊酚0.5 mg/kg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若患者心率低于55次/min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SpO2低于90%时,辅助通气。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麻醉前(T0)、注射纳布啡3 min后(T1)、静注丙泊酚后(T2)、苏醒时(T3)的SBP、DBP、MAP、HR;②观察并记录术中体动、术后疼痛、头晕、恶心呕吐情况。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在各时点SBP、DBP、MAP、HR的变化情况比较
麻醉前(T0)3组患者SBP、DBP、MAP、HR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T2~T3时的SBP、DBP、MAP、HR、均显著低于同组T0、T1时,T0、T1时上述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2各组患者手术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后疼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3讨论
宫腔镜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以直观、准确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1]。
宫腔镜属于微创,但扩张宫颈和宫腔操作仍会使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常需在麻醉下进行。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苏醒迅速彻底的静脉麻醉药,广泛用于静脉全身麻醉[2],但单纯使用丙泊酚,由于其镇痛不完善等缺点,需要增加麻醉药剂量才能保证麻醉效果,但静脉输注过量丙泊酚很容易发生呼吸抑制,临床上常需合用镇痛药物来改善患者苏醒后的腹部不适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因此,目前无痛宫腔镜常采用丙泊酚复合麻醉性镇痛药,传统的镇痛药物主要以阿片类药物为主[3],但其均具有抑制呼吸、循环不良反应,该药可作用于患者脑室,具有提高兴奋度的作用,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对门诊检查及手术操作是不利的[4]。
纳布啡属于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混合型镇痛药物,为κ受体激动剂/μ受体部分拮抗剂[5],具有止痛、镇静的作用,可于脊髓内达到最高浓度。研究可知,用纳布啡后在3 min内见效,30 min后达到峰值,半衰期3~5 h。持续时间明显更长,镇痛效果较好,呼吸抑制作用轻微且封顶效应明显,并且拮抗μ受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临床观察发现,纳布啡对于切口痛的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似,但对宫缩痛的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传统的观点认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阿片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中枢和外周两种途径发挥镇痛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纳布啡能激动μ受体,通过脊髓μ受体与硬脊膜进行结合[6],有效止痛,其既改善躯体疼痛,又可以明显缓解内脏疼痛,用于多种内脏痛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具有镇静作用、无心血管副反应,成瘾性小[7]。因此,纳布啡既有强效镇痛作用,又没有μ受体引起的相关副作用。丙泊酚复合纳布啡使用,尤其适合门诊手术的检查和诊断[8]。本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复合0.15~0.2 mg/kg盐酸纳布啡用于无痛宫腔镜的麻醉中,B、C组患者体动发生率少,麻醉效果完善,较A组有明显优势,效果和安全性可靠。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盐酸纳布啡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能够提高患者无痛宫腔镜检查的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此结论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6.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7-528.
[3]施春华.舒芬太尼联合诺扬用于产科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2):233-234.
[4]何忠承,郭强.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在丙泊酚麻醉的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8):12-13.
[5]Miller RD,Eriksson LI,Fleisher LA,et al.Miller's Anesthesia[M].7th ed.Elsevier,2010:1233-1252.
[6]朱海娟,孙昊,吴超,等.静脉喷他佐辛复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399-400.
[7]Yang Jian,Xia Zhongyuan,Zhou Xianjin,et al.Dezocine and fentanyl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meta analysis[J].Herald of medicine,2014,22(7):899-905
[8]马恒涛,杨黎,李春丽,等.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68-13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