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26 16:06: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腰 - 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 57 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 A、B、C 组各 19 例,注药速度分别为 10 s、15 s 及 20 s。对比三组麻醉效果。结果 A 组 T6 阻滞出现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均低于 B 组、C 组,P< 0.05;B、C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A 组,P< 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注药速度应控制在 15-20 s,能有效提高阻滞剂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最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注药速度;麻醉效果;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窦梅强 . 腰- 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126.

\

0引言

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产科临床中应用较广泛的麻醉方式,具有硬膜外麻醉及腰麻的优势,镇痛及肌松效果良好, 能快速达到手术对麻醉的需求,同时能减少麻醉药的剂量, 还能根据手术的需要追加药物,保证麻醉效果 [1]。本次研究探讨了不同注药速度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 选取我院妇产科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共 57 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 A、B、C 组各 19 例。A 组年龄 21-33 岁,平均(25.21±3.47)岁,平均体质量(53.25±1.61)kg;B 组年龄 20-32 岁,平均(25.06±3.53)岁,平均体质量(53.05±1.57)kg;C 组年龄 21-32 岁,平均(24.98±3.68)岁,平均体质量(53.17±1.66)kg。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 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三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三组患者均有同一名麻醉师进行麻醉, 术前30 min 给予患者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23021167,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 g、阿托品(国药准字: H42021159,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0.5 mg,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将 L2-3 作为穿刺点,有脑脊液溢出后,分别在10 s、15 s、20 s 在蛛网膜下腔注射 0.5% 罗哌卡因(国药准字: H20060897,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 mL。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 T6 阻滞出现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最低血压、最低血压出现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通过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若P< 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T6 阻滞平面出现时间:A 组(9.65±2.73)min,B 组(11.52±2.06)min,C 组(13.26±2.25)min;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A 组(11.35±2.43)min,B (13.71±2.01)min,C 组(16.83±2.69)min。A 组 T6 阻滞出现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均低于 B 组、C 组,P< 0.05。A 组出现 2 例心动过速,2 例低血压,2 例寒战,并发症发生率26.32%;B 组出现1 例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5.26%;C 组出现 1 例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5.26%。B、C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A 组,P< 0.05。

\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腰硬联合麻醉杂临床中得到的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不仅具有取消速度快、骨骼肌松弛、镇痛良好等优势,同时也能通过硬膜外导管在术中追加局麻药物,避免出现麻醉时间不足的情况。但腰硬联合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进行探究,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对临床麻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想的麻醉效果应当满足镇痛时间及效果持久、肌松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后不良反应少、下肢运动恢复快等 [2]。罗哌卡因是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黏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组织,具有麻醉、镇痛的效果,应用广泛。但不同的注药速度可能会对麻醉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次研究显示,A 组 T6 阻滞出现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均低于 B 组、C 组, P< 0.05;B、C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A 组,P< 0.05。A 组平面的上升速度、消退速度均较快,术中一般需要追加一定量的麻醉药方能保证手术的完成,而 B 组和 C 组固定平面的维持时间较长,将注药速度控制在 15-20 s,能起效良好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效果,且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最好。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注药速度应控制在 15-20 s,能有效提高阻滞剂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最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建华. 腰硬联合麻醉腰麻针侧孔方向及注药速度对剖宫产手术临床效果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68-69.
刘小勇, 刘文勇, 黄晓兰, 等.0.5%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的麻醉效果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8):1404- 1405.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26/2018092604072784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