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81株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8 11:42: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81株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方法用珠海美华Ma120检测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临床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81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高水平庆大霉素、高水平链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利奈唑胺等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lar);用含万古霉素6μg/ml的MH培养皿点种法筛选万古霉素耐药株,e-test法检测万古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以确认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结果81株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尿液、血液和脓液,其中粪肠球菌33株,屎肠球菌44株,鸟肠球菌3株,鹑鸡肠球菌1株。分离出2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分离率为2.47%;58株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34株高水平链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均超过了60%;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结论临床应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耐药基因的传播。

关键词: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

本文引用格式:白玛央宗,米努尼玛,索朗白珍.81株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47+249.

0引言

肠球菌是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介入性治疗机会的增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使肠球菌所致感染不断增加。同时肠球菌能通过遗传因子的转导迅速获得多重耐药,易在医院造成蔓延。随着国内外多重耐药肠球菌的不断出现,世界各地也陆续有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报道,使肠球菌属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在全球医学界引起了广泛重视[1],因此,实行对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对有效控制肠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现将本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81株肠球菌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病人的血液、尿液、胆汁、痰液、脓液和引流液中分离,并剔除同一患者相同来源重复菌株。

1.2培养基和药敏纸片含万古霉素6μg/mL的MH培养皿购自安图试剂公司,E-test试条购自英国Oxoid公司。

1.3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所有菌株均采用珠海美华MA120半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判断标准为CLSI2014年标准,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粪肠球菌ATCC29212。

1.4万古霉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和万古霉素筛选试验。2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采用E-test试条测其最小抑菌浓度;万古霉素筛选试验采用含万古霉素6μg/mL的MH培养皿点种法。

2结果

2.181株肠球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1。


\


2.2万古霉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和筛选试验检出VRE情况。珠海美华MA120半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药敏卡检出2株VRE,均为屎肠球菌,用E-test试条测其最小抑菌浓度(MIC),1株MIC为256μg/mL,另1株MIC为512μg/mL;筛选试验检出2株。

2.3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LAR)对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情况。HLAR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6%、42.0%,其中屎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可达88.6%、43.2%。

3讨论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泌尿系、腹腔、伤口等严重感染。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机会的增加等因素,使肠球菌所致的感染不断增加,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菌[2]。

VRE的分离率及耐药机制:稀释法与筛选法均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根据VRE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水平和耐药基因簇的差异,可将糖肽类耐药性肠球菌分为vanA,vanB……等9种基因型[3]。其中vanA为主要类型,其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耐药,其次为vanB型,表现为对万古霉素有不同程度耐药而替考拉宁敏感,vanC型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对替考拉宁耐药。我们检出的2株VRE呈现出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仅对利奈唑胺有敏感性,2位患者均为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但住院时间相距1年,是否具有同源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HLAR的分离率及耐药机制:本资料81株肠球菌中共检出58株对庆大霉素高耐株、34株对链霉素高水平耐药株,各占71.6%、42.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6%、43.2%和48.5%、42.4%。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是由氨基糖苷修饰酶所致,氨基糖苷修饰酶分为乙酰转移酶(AAC)、磷酸转移酶(APH)、核苷转移酶(ANT)3类,不同的氨基糖苷修饰酶作用于相应的氨基糖苷药物使之失去活性,从而消除了氨基糖苷和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的协同作用[4]。

对其他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95.5%、93.2%、93.2%、75.0%、6.8%,粪肠球菌分别为30.3%、30.3%、42.4%、69.7%、6.1%,屎肠球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四环素外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这与屎肠球菌能产生一种特殊的乙酰转移酶破坏抗生素有关。因此,肠球菌属中各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鉴定肠球菌属细菌应鉴定到种。

\

 
参考文献

[1]熊域皎,贾蓓,赵启全,等.39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8):S2-S5.
[2]黄萍,吴萍.263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2):1183-1187.
[3]许建文,史道华.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6,41(05):329-334.
[4]张侠家,沈继录,贾伟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表型检测和基因型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05):662-6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