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口腔科种植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参考组(25例),治疗期间给予参考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出血、疼痛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给予种植牙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紧张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种植牙成功率,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整体护理;口腔科;种植牙
本文引用格式:周萍.整体护理在口腔科种植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71-272.
0引言
种植牙为口腔科常见术式之一,与传统义齿修补术比较,人工种植牙具有牙齿更牢固、耐磨性更好及更加美观术式的优势,因此近年来逐渐为牙科医生及患者认可和接受。然而目前国内口腔种植修复术护理主要是以医护之间的配合为主,而忽略了医患间的配合[1],鉴于此,本次研究特选取在我院口腔科进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以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口腔科种植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种植牙修复术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口腔环境良好、未见严重牙周炎,缺牙区骨质、牙龈以及牙槽黏膜保护尚可,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手术禁忌症、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8-78岁,平均(56.95±3.33)岁;种植牙位置为上后牙10例,上前牙7例,中下后牙4例,下前牙4例;牙齿缺失时间1-8年,平均(4.04±1.01)年。参考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8-78岁,平均(57.07±3.51)岁;种植牙位置为上后牙11例,上前牙6例,中下后牙5例,下前牙3例;牙齿缺失时间1-9年,平均(4.17±1.18)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瑞士ITI种植系统进行种植修复,并在术后3个月后行冠修复术。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医护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并制定规范、全面的护理计划,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围术期护理以及术后随访等。
1.2.2心理护理:手术开始前,操作者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了解其缺牙原因,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笔者发现患者关注焦点主要在修复术费用过高、术后疼痛明显、担忧手术效果等方面,因此明确告知其人工种植体修复的优势、种植牙过程及后期效果、潜在风险等,询问患者期望值,引导其保持积极心态,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
1.2.3术前准备:术前叮嘱患者注意事项,禁食辛辣、过硬等刺激食物,预防牙龈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在术前进行张口、放松训练,术前30 min用药液漱口。术前用含氯0.05%的消毒水擦拭手术室地板、台面,并进行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处理;医护配合清点手术用品、器械,并检查各项器械是否可正常工作,根据患者种植牙需求准备种植体。
1.2.4术中护理:器械护士引导患者坐在治疗椅上,并根据其种植情况调好椅位、光源,种植区常规麻醉,并对种植区域口腔、颌面部实施消毒工作,告知患者在术前、中若出现不适感,及时举手示意。连接好种植术所需器械,辅助意识;术中观察患者的反应、面色等,安慰、缓解患者,并告知其手术进行的项目,缓解、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师。为保证术野的清晰,术中叮嘱患者及时吸唾。
1.2.5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告知患者手术进展很成功,使患者放宽心。在术区放置一温热纱球,叮嘱患者咬着纱球1 h以上,术后2 h内严禁进食进水;患者离院时,告知其注意事项,包括24 h内禁止刷牙、漱口,48 h内可用冰块在口内外相应位置冰敷,减少水肿发生,7-10 d到医院拆除缝线,术后10 d内选择温热的流食或半流食,及时补钙。进食时避免患侧咀嚼,饭后用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患者离院后,每天进行1次电话随访,告知注意事项,督促患者做好每日清洁,了解患者种植区是否不适,判断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告知患者到院处理。
1.3观察指标。①SAS评分[2]: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或者全部时间都有”。50分为界限,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79分:重度焦虑,分数越高则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②VAS评分[3]:分值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③患者术后离院时,分发我院自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满意度越高。④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种植术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SAS评分、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SAS评分为(50.38±2.33)分,参考组患者术前SAS评分为(58.39±2.50)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11.719,P=0.000)。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1.89±0.66)分,参考组术后VAS评分为(4.00±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10.720,P=0.000)。
2.2两组种植成功率比较。观察组行种植修复术后成功24例,失败1例,种植成功率为96%;参考组行种植修复术后成功19例,失败6例,种植成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153,P=0.042)。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1例种植区肿胀疼痛、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参考组术后4例种植区肿胀疼痛、2例出血、2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5000,P=0.034)。
2.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6.37±2.22)分,参考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0.10±2.35)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9.698,P=0.000)。
3讨论
人工种植牙是在缺牙去的牙槽骨内植入钛金属人工牙根,通过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骨结合来实现牙齿的完整性,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种植牙水平不断提高,种植体外表与天然牙更加接近,已经成为首选牙齿修复术。实践发现,患者对于种植术具有一定的恐惧、抵触心理,且对手术效果期望较高,而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配合度较差,极易导致手术失败[4],因此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参与度尤为重要。整体护理为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护理模式,除了满足患者生理需求外,同时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心理状态等舒适度,与传统护理比较,整体护理更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实现患者生理、心理需求的双项满足[5]。本次研究中,手术开始前,医护人员整体了解患者的实际状况,并制定整体护理干预办法,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中及术后健康教育等,疏导患者焦虑情绪,全程引导其参与进手术过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SAS评分、种植成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种植术的效果同时受到术后口腔环境及日常护理的影响[6],整体护理包含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电话随访指导,督促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注意禁忌事项,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证明了其优势。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表明通过积极的术后随访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总之,给予口腔科种植牙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成功率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楠楠,高玉琴,王洋.口腔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义齿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1):91-93.
[2]WW Zung.A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67,16(5):543.
[3]欧阳冰.下颌骨外斜线块状取骨移植对严重颌骨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效果及SAS、SDS评分的影响[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7,22(3):109-111.
[4]徐康鑫,高苑.老年患者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15例牙科焦虑症评估及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2):101-102.
[5]王露,刘丽萍,赵庆华,等.重庆市二、三级医院护士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及行为现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9):661-663.
[6]程晶晶.护理干预对口腔种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7):701-7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