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5 12:42: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神经症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患者10例和抑郁症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格、阳性家族史、用药和发病原因、严重的程度和发病的病程等临床特征。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比较,除发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的病程以外(P<0.05),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神经症和抑郁症在临床上除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发病的年龄等之外有明显差异,其余部分没有明显的差异。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也无太大差异,抑郁性神经症具有障碍的特性,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分类应该重新进行考虑。

关键词: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临床特征;比较

本文引用格式:张伟.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79-80.

0引言

在精神学术领域中对于抑郁性疾病该怎样分类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观念。如果用诊断标准的观念来定义,那么抑郁症就在一定性质上存在独立的亚型,就可以将抑郁症分为内源性和非内源性,那么神经症的抑郁症和抑郁症是否是为同一个的发病机制在国内外还是存在争议性的[1]。因此,我院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经过诊断被判定为抑郁神经症患者10例和抑郁症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临床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来讨论两者存在的差异性以及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背景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患者10例和抑郁症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例患者诊断均符合抑郁精神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同时还符合HAMD(汉密抑郁量表)24项的评分[2]。排除标准:患者患有严重的躯体功能疾病、脑器质性的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所导致患者的抑郁以及感情的精神障碍等。10例抑郁性神经症,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0~55岁,平均(38.12±11.03)岁。其中已婚8例,未婚2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例,初中以下3例。学生3例,上班族7例。病前性格内向4例,外向6例。10例抑郁性,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18~56岁,平均(39.23±12.56)岁。其中已婚3例,未婚7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下2例。学生6例,上班族4例。病前性格内向8例,外向2例。经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

 
1.2方法

将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病前性格、阳性家族史以及病程、用药和治疗效果等)填写到一般资料当中。两组患者按照HAMA以及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来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头昏头痛、疲乏无力)比较评分;(2)观察两组患者HAMA、HAMD的评分量表,一共24项,由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对比;(3)观察阳性家族史以及用药和发病的病程等临床特征。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


10例观察组患者的头昏头痛发生7(70%)例,疲乏无力有3(30%)例,10例对照组患者的头昏头痛发生3(30%)例,疲乏无力有2(20%)例,两组患者分别比较(2=6.354,P=0.000)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HAMA和HAMD的评分

观察组的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


2.3观察两组患者的阳性家族史以及用药和发病的病程等临床特征

(1)阳性家族史:10例抑郁神经症中有8例(80%),10例抑郁症中有3(30%)例,两组比较(2=16.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发病病程:10例抑郁神经症24~265个月,平均(73.6±9.8)个月,10例抑郁症1~267个月,平均(38.51±7.58)个月;两组比较(t=16.2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0例抑郁神经症患者用药疗程7~126d,平均(49.29±28.81)d,10例抑郁患者用药疗程为7~160d,平均(49.29±37.61)d。两组数据经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一般抑郁神经症都会被认为和发病的原因以及社会的心理因素有关,特别是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病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病程上虽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是这可能与诊断标准中规定至少有2年的病程有联系,或与抑郁神经症患者的发病原因较慢,病情比较轻和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等因素有关,或这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特征上本身就存在差异性[3-5]。抑郁性神经症在临床行出现最高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痛、疲乏无力等,它明显比抑郁症的评分高,其余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与抑郁症可能是同一类型的精神障碍的不同亚型。两组患者的HAMD、HAMA之间的评分,抑郁神经症的患者比抑郁症的患者存在更多的焦虑症状。根据越来越多的结果显示,仅仅根据症状是不能对抑郁症和抑郁神经症的患者进行区别。在我院的研究中,抑郁神经症和抑郁症在治疗用药以及治疗效果和用药的疗程等方面,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异,并且抑郁神经症在对药物治疗反应方面比较差,但是对患者的心理治疗效果是比较好,这就说明抑郁神经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心境障碍”等性质。

我院在研究抑郁神经症和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虽然是回顾5年的病例,并且时间较短,又没有显著地对患者社会功能做出详细的分析[6-8]。但是从临床治疗结果上分析,根据患者症状、治疗病程以及治疗的反应等患者的临床特征上来看,如果把抑郁神经症归纳到心理障碍的范围内,好像更容易避免临床上的诊断混淆。因此,在临床上可以重新对抑郁神经症进行重新的分类。

参考文献

[1]崔祯浩,闫奇.大学生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精准识别研究[J].长江丛刊,2016,9(22):231.
[2]万礼艳.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人格特点规律及心理护理指导[J].安徽医药,2016,20(8):1614-1616.
[3]Li Yingwen.Clinical Study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Neurosis[J].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12(12):41-42.
[4]温盛霖,王厚亮,陶炯.抑郁性神经症、焦虑、强迫和恐惧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性格特征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9(44):23-25.
[5]蒋正伟.4种神经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总结与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7,11(3):6-7.
[6]袁勇贵,李箕君,张心保.抑郁性神经症某些心理学变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9(5):350-351.
[7]Liu Yuanchao.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neurosis should exercise[J].Opening the book is beneficial-seeking medical advice,2016,23(4):40-41.
[8]鲁威.神经症患者诊疗过程中家属心态及家庭关系的变化研究[D].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5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