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运用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疼痛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术患者中应用延伸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
关键词:延伸护理;膝关节置换术;生活质量;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小梅.延伸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329,336.
0引言
延伸护理是优质护理提出的新命题,是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的内涵之一。延伸护理服务是指通过一系列护理活动,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转移或不同层次的健康照护场所受到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促进康复进程、预防和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通常是指从院到家庭、社区制定的出院计划以及患者转诊、回归家庭或社区后持续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本文研究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析延伸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最终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我院骨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7岁,平均(66.2±4.1)岁;单膝关节置换术者26例,双膝关节置换术为14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4-79岁,平均(67.9±3.2)岁;单膝关节置换术者25例,双膝关节置换术为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状况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运用延伸护理,内容如下:
首先,要做好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让问题防范于未然[1]。在患者手术后出院前需要适宜的提供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一对一沟通或者提供网络平台的查询服务,由此来方便患者与家属对手术后患肢的恢复有更客观的认知,避免因为社会谣传或者其他因素影响下导致的患者与家属错误认知与行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包括术后的用药、训练方法、注意事项,细致到饮食、运动、休息、用药、个人卫生等各方面,要发挥每个健康教育方式的价值,互相的补充与完善。向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宣教,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进食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2,3]。
其次,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包括身体、心理、家庭情况等,帮助照顾者掌握术后康复训练知识,对患肢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指导康复训练技巧,教授患者和家属必要的护理技能[4]。
加强患肢功能康复训练宣教,告知患者训练要循序渐进,原则上膝关节活动由小至大[5],关节屈曲为站-立-坐-蹲(3个月后),以不感疲劳或其他不适为前提。锻炼顺序遵循立-行-坐-蹲(3个月后)的原则。正确更衣(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伸髋屈膝进行)、穿鞋(穿无需系鞋带的鞋);拄拐时尽量不单独活动,弃拐外出时使用手杖,一方面自我保护,另一方面暗示周围人群,以防意外。尽量减少患膝的负重及侧方应力,下蹲幅度不可过大[6]。患者出院后还需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并注意保护患膝,防止髌骨骨折、髌初带断裂、关节脱位等。患者应及时服药,继续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食物,保证营养,避免体重过度增加,戒烟戒酒[7]。回到家庭后,我们责任护士根据病人情况上门指导、电话回访、社区会诊。告知患者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门诊定期复查。
1.3观察项目
分析和对比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依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显效:HSS膝关节评分在85分以上;有效:HSS膝关节评分在70-85分;无效:HSS膝关节评分在70分以下。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VAS评分采用10分分数的记分制进行评定,分数越高则疼痛感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将所得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治疗总有效率采用2检验,用率(%)表示;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延伸护理可以有效防控患者治疗中的生理、心理不适感,有效促使手术后恢复。对患者在饮食、用药、手术准备、术后观察各方面做更为细致的监督执行,将问题防控在萌芽状态。根据病人的特点,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登记,了解患者出院后状况,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家庭护理方法、康复功能锻炼方法,提供心理疏导,提醒复诊时间,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我科还为出院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者不同阶段进行追踪回访,每次记录回访情况,有效促进了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搭建起护患之间友谊的桥梁。术后延伸护理更多是一种细致优质护理的统称概念,实质的护理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与丰富。护理内容需要吸收当下技术优势,尤其是现代各种智能技术的辅助让护理工作更为便捷。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来替代简单重复的护理工作,让护理人员从事更具有人性化、细致化、个体化的护理内容,优化患者的护理体验,让患者得到更为细致周到的护理,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能留下的不良问题,发挥手术本身的优质效果。
总而言之,延伸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恢复辅助作用,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质量,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8]。出院延续护理是对护理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对患者负责的体现。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可有效监督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患者因怕痛等原因放松或放弃锻炼而降低手术疗效,并纠正康复锻炼中的错误训练姿势,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晔,过晓力,陈晨,等.预见性护理在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3):28-29.
[2]赵牧.预见性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63-164,168.
[3]王晓红,蒲娟,杨智茹,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27):309-310.
[4]于萨莉,王月波.全膝关节置换术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195.
[5]孙英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训练[J].中国实用医药,2009,2(26):117.
[6]柯翠芬.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4(5):368-369.
[7]陈秀鸿,林淑红.人工全膝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2):116-117.
[8]彭芳莉,延续性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24):2388-23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