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4 16:11: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评价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水平显著(P<0.05)。较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评分显著升高。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脑卒中;偏瘫;生活质量;肢体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张金凤,曹术东,高宏美.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335.

0引言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比较常见,往往导致脑部功能受损,进而引起运动功能障碍,致使一侧或全身肢体偏瘫,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较大的伤害[1]。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必不可少,但是常规的护理方式不仅片面,而且患者的康复效果不显著,其只注重了肢体上的康复而忽略的患者的心理因素,从而达不到满意的效果[2]。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有明显的肢体功能、认知功能障碍。将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8~75岁,平均(58.69±5.12)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9~73岁,平均(57.54±5.25)岁。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它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等。所有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降血压、降血脂等对症药物治疗,指导饮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指导适量的康复训练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体位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平卧位患者头部和肩关节处均放置软枕,侧臀部大腿放置一个枕头,防止下肢外旋,使肩关节、骨盆稳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患肢功能。②心理干预:多与患者交流、开导,嘱咐家属多多陪伴与探望,积极宣传健康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建立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③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早期活动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待病情稳定后,以适量、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按摩,小幅度进行关节活动,每天2~3次。待恢复肌力后,可自主运动,比如抬脚、转动关节等,还可坐起、站立、行走等,进一步可进行日常活动锻炼。④生活能力干预:教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并传授相应的技巧,引起患者的重视,让患者具备自我护理的能力,有利于患者的自我康复。

1.3观察指标

肢体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表进行评分,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生活质量主要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


两组护理前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水平显著(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情况

较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评分显著升高,见表2。



\

 

3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有机体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病死率已经被有效控制,但是大多数患者存在后遗症。有研究指出,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3]。

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加精细全面,还很人性化,经心理护理干预,不经可以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情,还可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更加信任和依赖护理人员。早期有序控制训练对于患者初期十分重要,通过被动和主动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4]。此外,护理人员还对患者的饮食、住宿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保证患者住的舒适,以及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水平显著(P<0.05)。较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评分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蕾.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19):91-92.
[2]陈晋,陈少敏,蔡晓调,等.针药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354-355.
[3]朱拉弟,关涛.全面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70-171.
[4]王红斌,彭小平,徐健,等.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7):914-916.
[5]肖淑敏.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2):82-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