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4 11:36: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手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于2012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者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有56例,根据为患者拟定的治疗方案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应为常规疝修补术和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通过两种手术治疗方案下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归纳无张力补片修补手段的临床推广价值。结果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平均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在上述各个指标中观察组患者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疝复发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收治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者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手段进行治疗具有微创、术后康复时间短的优势,同时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对病情复发控制效果等均更为突出,值得于此类患者推广。

关键词:无张力补片修补术;疝气;腹股沟疝;安全性;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陈加普.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79,83.

0引言

在外科腹股沟疝属于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类型,其中腹股沟斜疝占据比例相对较高,一旦确诊后一般选择外科手术方案进行治疗[1],但传统疝修补术不仅所需时间较长,且术后复发几率大,及不适感也延长康复时间[2],让患者生理、心理、经济等方面承受较大压力,因此推广程度存在局限性。微创理念在外科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对腹股沟疝患者近年来已广泛采取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疗效突出且对患者机体伤害程度有严格控制,现将本院外科近年收治疝气患者相关数据梳理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外科临床于2012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有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2~73岁,平均(45.6±2.1)岁;病程为11 d至5年,平均(1.3±0.4)年。有47例患者为原发性腹沟斜疝,9例为原发性腹股沟直疝。根据为患者拟定的治疗方案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在完成分组后为确保研究所得数据的公正性,对其基线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提示性别、年龄等差异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方案治疗,具体如下: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切口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连线中点上2 cm到耻骨结节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Scarpa筋膜,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至外环,打开腹股沟管,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游离精索和疝囊,牵开精索,游离疝囊到疝囊颈,将疝内容物还纳。如为直疝回纳疝内容物后,连续缝合腹横筋膜以重建腹股沟管的后壁。依据缺损大小,在精索后置入补片,充分展平,补片圆角超过耻骨结节约1.5~2.0 cm,以不可吸收线缝合固定1针,避免缝合在耻骨骨膜上,以避免术后疼痛。补片下缘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上,上缘和腹外斜肌腱膜与腹横肌腱弓交界处缝合3~4针,将补片上部两个尾端围绕精索交叉叠放,形成类似内环的结构,超过内环至少约5 cm,并缝合,固定在腹内斜肌表面,和放置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注意避免缝合髂腹下神经,如果合并股疝,下缘缝合位置需要低于腹股沟韧带1.5~2 cm,把补片固定在Cooper韧带上,以闭合股环。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内缝合皮肤。两组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均需进行抗感染操作以免发生感染情况,延长切口的愈合时间。

\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平均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记录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

完成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年,观察两种手术治疗下患者出现的手术诱发并发症及疝气复发例数,记录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t以及2检验,并通过(±s)与(%)做描述,如提示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


对两种手术方案下各项指标进行记录,统计学处理后提示观察组患者所得数据有显著优越性(P<0.05),可见下表1。


\


2.2预后质量

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诱发相关并发症以及疝气复发情况数据均有显著优越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下表2。


\


3讨论

疝气在外科临床的发病率较高,也是普通外科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发现疾病后没有及时治疗影响患者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以往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McVay或者Bassinsi手术治疗不但操作要求复杂[3-5],同时对患者机体创伤程度较高,加上需要通过高张力缝合手段处理腹股沟周围从而达到修补腹壁缺损的效果,患者术后可能存在明显不适,需要较长时间康复,同时对于疝气复发也没有好的控制效果[6]。在本次研究数据当中可知相对于传统疝修补手术,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治疗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以及术后预后质量等指标均有明显优越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指用疝片覆盖患者腹股沟底部,要求补片的整体面积要比底部边缘更大,这就避免了大张力可能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手术过程操作相对复杂,但患者不会感受到明显疼痛[7],手术时间偏短也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要对其时机严格把握,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严格控制腹压,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8]。

综上所述,外科收治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手段进行治疗具有术后康复时间短的优势,同时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对病情复发控制效果等均更为突出,值得于此类患者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传健,张正旭,姜长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52-53.
[2]石志敏.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0(5):233.
[3]王志斌,宁琦彪,李庆忠,等.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14):2116-2117.
[4]Tunio NA.Hernioplasty:Tension free mesh repair versus Mayos repair for umbilical hernias[J].Jpma the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7,67(1):24.
[5]安红军.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1975-1976.
[6]李清忠.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547.
[7]Yenli E,Abanga J,Tabiri S,et al.Our Experience with the Use of Low Cost Mesh in 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oplasty in Northern Ghana[J].Ghana Med J,2017,51(2):78-82.
[8]王云波.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0):4129-4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