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12 14:48: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疝气患儿 72 例,依据患儿手术方法不同均为两组。实施传统手术的 36 例患儿为参照组,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 36 例患儿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疝气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手术后, 研究组患儿的手术用时、自主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少, 组间数据经检验后 P< 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研究组(5.6%)较比参照组(30.6%)更低,组间数据经检验后 P<0.05。结论 小儿疝气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不仅可以使临床指标得以改善,同时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关键词: 传统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小儿疝气;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王剑锋.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87+127.

0引言

在小儿外科疾病中小儿疝气较为常见,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会对其正常发育造成影响,病情严重会对其生命构成威胁 [1]。为此,此研究分析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疝气患儿72 例进行探究,以下为具体研究结果。

1对象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此研究抽取的疝气患儿 72 例入院时间为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所有患儿的疾病均由临床证实。其后依据患儿手术方法不同均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有 36 例。研究组 36 例患儿由男 24 例,女 12 例;患者年龄为 8 个月至 7 岁,平均(4.3±1.6)岁。参照组 36 例患儿由男 26 例,女 10 例;患者年龄为 7 个月至 8 岁,平均(4.3±1.6) 岁。软件包对两组疝气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未形成统计学意义,加强了组间的比较。本组所有患儿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实验均将知情同意书签署,我院伦理委员会已通过。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首先对患儿实施全麻处理,并选取其仰卧位,随后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做一手术切口,顺从患儿的腹横纹肌取一手术切口,长度约为 0.9cm[2]。钝性剥离患儿的皮下组织,并将腹外斜肌腱膜取出, 从手术切口取出患儿的精索,分离精索外筋膜和睾丸肌。待上述操作完成后纵向切开疝囊,同时进行游离和分剥,在此期间还需高位结扎疝囊的颈部,配合电凝止血后实施复位操作,即睾丸和精索,最后将切口进行缝合,无菌贴进行覆盖。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首先对患儿实施全身麻醉处理, 并选取其仰卧位,在患儿患侧的腹直肌外下腹部皮横纹做一手术切口,随后做好消毒工作,完成后将消毒巾铺好,切开患儿的皮肤,选取长度约为 2.5 cm 的横向切口。对患儿的皮下组织进行剥离,充分显露精索后纵向切开患儿的疝囊,并将其进行分剥和游离,与此同时,还需高位结扎疝囊的颈部, 配合电凝止血后实施复位操作,即睾丸和精索,最后将切口进行缝合,无菌贴进行覆盖 [3]。

1.3指标评价 [4]。
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不同手术方法后的围术期指标进行统计和总结,主要包括:手术用时、住院天数、自主活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对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主要症状为:切口感染、腹胀以及阴囊水肿等。

1.4数据检验。
此研究中涉及的数据结果均选择软件包(SPSS19.0)进行整理和计算,手术用时、住院天数、自主活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呈现方式为均数(±) 标准差,检验方式为T 值,并发症发生率以计数资料进行表示, 呈现方式为百分率(%),检验方式为卡方(χ 2 ),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则表示 P < 0.05。

2研究结果

2.1不同方法手术后的围术期指标结果,详情数据结果由表1 所示。

\

2.2不同方法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详细结果见表2 所示。

\

3讨论

疝气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在腹股沟位置会出现腹膜鞘状突,不仅可以对子宫圆韧带进行固定,同时对睾丸进入阴囊起到促进作用。新生儿分娩后,会关闭腹膜鞘状突,但是部分患儿若未关闭会有卵巢和小肠进入,从而有疝气形成。临床常选择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以往的传统手术方式具有较大的手术切口,同时会损伤患儿的机体,在手术期间会增多出血量,从而使手术时间延长,不利于恢复 [5]。小切口微创手术具有较小的切口,同时可以使患儿身体的损伤得以明显减轻,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会对其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小切口微创手术不会有较为剧烈的疼痛感, 具有良好的术后恢复,同时还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显著降低 [6]。此研究中,研究组患儿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 参照组患儿予以传统手术,比对两组患儿的手术用时、自主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研究组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组间数据经统计后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研究组 5.6%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 30.6%,组间数据经统计后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小切口微创手术的临床可行性,较比传统手术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小儿疝气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不仅可以使临床指标得以改善,同时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崇林 , 王文贵.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J]. 河北医学,2014(3):476-478.
[2]刘扬.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12):60-61.
[3]谭千明.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 [J]. 大家健康( 下旬版 ),2016,10(8):202-202.
[4]安红军.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1975-1976.
[5]朱增江.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对比分析[J]. 健康周刊,2016(10):24-25.
[6]洪俊轩.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比较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9(23):122-123.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2/2018111202494043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