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门诊耳鼻喉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3 10:39: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门诊耳鼻喉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3月21日选择200份门诊耳鼻喉科器械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100份器械送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20名),对照组100份器械由门诊20名护理人员自行完成消毒、灭菌。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责任心([97.31±1.52)分]、主动性([95.28±2.24)分]、专业知识水平[(96.55±1.96)分]、技能操作水平评分[(95.53±1.23)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物品合格率(99.00%)、消毒灭菌合格率(98.00%)、发放合格率(100.00%)高于对照组,有效期错误率(0.00%)、包内物品有误率(1.00%)、标签填写错误率(1.00%)、手术器械丢失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门诊耳鼻喉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关键词:门诊;耳鼻喉科;器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唐艳,王敏.探究门诊耳鼻喉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5-16,27.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Otolaryngology Equipment in the Outpatient Service Center
TANG Yan,WANG M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otolaryngology equipment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Methods From March 21,2017 to March 21,2018,200 outpatient otolaryngology instrum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using the odd-even grouping method,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00 instruments were sent to the sterilization supply center for management(20 persons),in the control group,100 instrument were disinfected and sterilized by 20 nurses.Results The medical staff(97.31±1.52),initiative(95.28±2.24),professional knowledge(96.55±1.96),and skill operation level score(95.53±1.23)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t the same time the item pass rate(99.00%),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pass rate(98.00%),issue pass rate(100.0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validity period error rate(0.00%),the package contents incorrect rate(1.00%),labelfilling error rate(1.00%),and surgical instrument loss rate(0.00%)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the outpatient otolaryngology equipment in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is effective,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KEY WORDS:Outpatient;Otolaryngology;Equipment;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Centralized management

0引言

耳鼻喉科门诊器械具有数量大、品种多、精细、结构不规则等特点,但门诊护理人员清洗过程中,可因为专业度不强和消毒器械不到位,导致清洁和灭菌质量不到位,促使院内感染率的增加,为了保证后期消毒质量,提高灭菌质量,还需规范管理方案[1]。通过分析往期报道,可发现将器械统一送入消毒供应室中心消毒,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率和交叉感染率,保证灭菌、消毒、清洗质量[2]。而本文在面对门诊耳鼻喉科器械时,运用了不同管理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200份门诊耳鼻喉科器械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份器械送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20名),对照组100份器械由门诊20名护理人员自行完成消毒、灭菌,此次试验均在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3月21日完成。观察组平均年龄(35.68±5.42)岁,平均年限(14.57±8.14)年;性别:男性2例,女性18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5.55±5.39)岁,平均年限(14.62±8.25)年;性别:男性3例,女性17例。两组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对于污染器械,护理人员在使用器械后,及时将器械上血渍、物资清洗干净、灭菌后,方可保存。

观察组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主要内容:

(1)前期工作准备:①设备准备:本次设备包含医用封口机、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气枪、高压水枪、水处理设备、超声清洗机、全自动喷淋清洗剂等;②环境准备:为了保证清洁、灭菌效果,还需将供应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设有4个窗口,5个通道,使用专门的洁梯、污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环境,还需使用空气净化技术,在检查包装区采用30W级净化空气,相对正压;无菌物品存放间需采用10W级净化空气[3];③人员准备:由责任心强、资历高、经验丰富的2名护理人员到门诊耳鼻喉科收集污染器械,且与门诊护理人员做好沟通,建立和谐氛围,且将每件器械规格、名称、尺寸标记好,并拍成照片,装订成册,在短时间内帮助工作人员快速记忆包装方法和器械名称,为了提高科室消毒质量,还需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4];④流程制定: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制定相应流程,包括发放、储存、灭菌、消毒、包装、检查、干燥、清洁、回收等流程,且在制定后,不可擅自串改,但可根据后期实施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5]。

\

 
(2)具体消毒、灭菌方案:①器械回收:消毒供应室人员需每日早晨8:00、下午3:00到门诊耳鼻喉科收集器械,方便回收,根据器械特点(品种、精细度、规则),使用相应的收集方式,以免在运送期间发生碰撞,且设置多个小号密闭整理箱,并贴好名称,从而保证回收的专业性,方便回收,利于清点;②器械的保存:对于易清洗,但未及时送入消毒供应室中心的器械,需碰上保湿剂,做好保湿处理,并防止在相应整理箱内,从而避免污渍的难以清洗,有研究表明,污染器械通过长时间存放,且未得到清洗,可影响日后使用质量,但在进行保湿处理后,放入全自动清洗机内清洗,可达到一定清洁效果[6];③器械的清洗:对于门诊耳鼻喉科中各种不同型号刮匙、鼻腔吸引器、鼻息肉钳、膝状镊、枪状镊、压舌板、喉镜、鼻镜等器械均需使用人工流动水清洗,在将表面污渍去除后,使用多酶制剂(浓度为1:128)浸泡10min,对于鼻腔吸引器、鼻镜等有腔隙的器械需使用专门的毛刷反复进行腔体刷洗,并对管腔内壁使用水枪冲洗,最后分别装入相应清洗篮筐中,并将器械轴节打开,夹一段硅胶管,保证全面清洗质量,最后放入到全自动喷淋清洗机内清洗[7];④器械检查:需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和目测检查清洗后器械齿牙关结度、表面清洁度以及有无水垢、血渍、污渍等残留物或锈斑,在完成一系列清洗、烘干工作后,再对器械进行相关质量检查,若发现仍存在锈迹、血渍、污渍器械需再次进行清洗,做好记录,检查器械有无出现卷边、缺损、变形等现象[8];⑤包装:根据器械选择相应的包装,对于部分器械需进行独立包装,制定不同规格的包装袋,且印好相应器械名称在表面,对于精密或尖锐的器械需使用保护套,放入化学指示卡,确保包装大小适宜,且在外层标
记好灭菌日期、失效期日、负责人,袋口密封后,无气泡,保持平整;⑥器械灭菌:在将器械包装好后,放入相应的灭菌篮筐内,减少灭菌时卸载、装载之间的碰撞,且在包装后4h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由于耳鼻喉科器械大部分是包装在独立包装袋内,为了防止包装袋浸湿,还需在摆放时,每件包装物品中间放一张BD纸,实时监测灭菌器运行情况,严格控制灭菌物品装载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湿包[9]。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评分。

对比物品、消毒灭菌、发放合格率、有效期错误率、包内物品有误率、标签填写错误率、手术器械丢失率。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检验,数据值存在
差异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责任心、主动性、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物品、消毒灭菌、发放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观察组护理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

 
3讨论

耳鼻喉科门诊需使用到的器械较多,且精密,若实时常规的清洗、灭菌方式无法达到应有质量,从而可增加临床院内感染率和交叉感染率[10]。因此部分学者提议将其集中在消毒供应室中心完成消毒、灭菌工作,从而保证质量。
在本次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由供应室中心人员到门诊耳鼻喉科进行器械收集,能够保证收集的专业性,以免中途差错发生,且装置到密闭整理箱内,能够防止回收路线中被污染的风险,有效杜绝感染源,且通过在消毒供应室中心完成相应清洁和消毒工作,还能够保证清洗更彻底,提高清洁、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保障清洗质量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11]。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责任心、主动性、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与门诊护理人员而言,消毒供应室人员专业性更强,更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同时观察组物品、消毒灭菌、发放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进一步证明,将器械统一放入消毒供应室中心,能够有效保证清洁、消毒、灭菌质量,节约时间,更加符合临床需求,且可避免包装的不必要破损[12]。

总而言之,将器械归纳于消毒供应室中管理能够降低器械包装破损率,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更适用于门诊口鼻喉科器械管理。

参考文献

[1]周世乐,莫景书.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管理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98-900.
[2]梁美莲,黄羽,曾子超,等.口腔诊疗器械集中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3):142-143.
[3]聂海燕,王慧玲,李晓辉,等.消毒供应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164-164,166.
[4]向琼英.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34(14):53-55.
[5]高静芳.细节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172-174.
[6]黄敏霞,郭宝英,刘河娣,等.图章标识卡在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供应流程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6):133-135.
[7]王振虹.采用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9):173-175,240.
[8]滕其霞.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141-142.
[9]杨鸣春,刘雪莲,陈宇丹,等.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426-1428.
[10] 黄梦然.循证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中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7):137.
[11] 董辉,王楠,高海燕,等.集中管理模式下质量控制指标对消毒供应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9):696-698.
[12] 潘滨.消毒供应室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及保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3):127-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2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