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2 09:59: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送入我院抢救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8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个42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通过数据之间的比对,分析两组抢救效果(抢救时间、复发率、发生后遗症总率)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能力、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结果分析两组数据,观察组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内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实施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抢救效果,改善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实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急诊;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抢救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朱晓宇,丁荣荣.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99+305.

0引言

临床中,具有发病急、病情严峻、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被称为急性脑梗死(简称:AIS)。该病症会致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受损、语言及运动系统功能受阻、偏瘫等现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1]。尽早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减短诊断及治疗时间,因此实行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运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中,护理效果显著,现将详细报告列出。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送入我院抢救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8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个42例患者;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51-75岁,平均(63.82±1.30)岁;其中患有高高血脂10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14例;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53-74岁,平均(62.77±1.59)岁;其中患有高高血脂12例,高血压17例,冠心病13例。纳入标准:患者与家属了解详情,并同意加入本次研究;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顺畅交流,无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标准:肾脏、肝脏有严重疾病患者;严重恶性肿瘤患者;知晓本次研究,拒接参与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具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如以下内容:①医护人员接到120急救电话后,迅速集中抢救人员出诊,将患者接上救护车后迅速连接吸氧设备、心电图监测其生命体征,听从医师嘱咐进行静脉注射补液,在车上与家属沟通安抚其情绪,并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电话联系医院急诊科,开启绿色通道,准备好抢救前的医用设备与药物。②患者达到医院后,护士快速将患者推入抢救室,连接心电图,并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将患者血样及时送到检验室进行各项指标检测,随后协助医生进行救治工作。③患者进行手术前与其家属进行沟通,说明手术目的、流程、效果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稳定家属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术前将手术需要医疗用品准备齐全。④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协助患者调整合适的躺卧姿势,护理人员控制好滴注速度,避免患者出现恶心、头痛加剧等症状。⑤手术治疗后,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血压情况,患者病情持续稳定后,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动作,逐步到下床运动,辅导患者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康复锻炼;告知患者及家属需注意饮食调整,应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禁止抽烟喝酒。

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抢救效果(抢救时间、复发率、发生后遗症总率)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能力、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判定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更佳[2]。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检验方式为χ2;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检验方式为t,数据存在差异,表明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抢救效果。分析两组数据,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发生后遗症总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两组数据,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

 
3讨论

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是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中老年人群是该病的高发群体。患者脑组织长期供血不足,会使其神经功能受到阻碍,从而损伤患者脑细胞,危害患者生命安全[3]。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是有效治疗急性脑血栓的医疗手段,因此实施强有力的急救护理措施,极为重要。全程化急诊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拥有高计划、强目的等特点,将时间观念贯彻于整个救治过程中,为患者尽早进行溶栓治疗争取富余时间[4-5]。全程化急诊护理即可保证抢救工作稳定进行,还可躲避护理工作中的盲点,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该篇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发生后遗症总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论述表明,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运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抢救效果显著,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文学.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意义探讨[J].健康之路,2016(6):192-193.
[2]金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的影响与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152-153.
[3]黄捷,林丽飞.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全程优化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14-16.
[4]邹宇虹,王珩.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35):139-140.
[5]姚伟伟.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急救效率及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15-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5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