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手术病理标本留置管理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1 14:50: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管理模式对优化手术室病理标本留置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品管圈工具查找手术室病理标本留置不规范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在对策实施中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对改善前后的效果。结果改善前后病理单填写不规范现象发生率由9.3%降至3.2%,病理标本留置核对不到位执行率由4.3%降至1.6%,标签(5份)生成平均耗时由56s降至5s,病理标本固定大于30分钟发生率由8.1%降至1.2%,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由改善前的85.3%提高至96.4%。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手术病理标本留置流程,降低手术病理标本缺陷率,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1]。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

本文引用格式:吴耀业,龚凤球,谢丽洪,等.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手术病理标本留置管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300-301.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Mode on th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hological Specimens

WU Yao-ye,GONG Feng-qiu*,XIE Li-hong,CHEN Xiao-jun,PAN Qiu-hong

(Operating Room,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ABSTRACT:Objectiv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athological specimens lien management model for optimizing the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 Set up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circle of qc tools such as brainstorming look-up operating room pathological specimens lien is not standard,adopt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countermeasur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ment.Results Improve pathological single fill in non-standard phenomena before and after the rate from 9.3%to 3.2%,the pathologic specimens of lien check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are enforced from 4.3%to 1.6%,the label(5)generate the average spent by 56 s to 5 s,pathological specimens fixed rate from 8.1%to 1.2%more than 30 minutes,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Pathologic specimens lien specification rate to 96.4%from 85.3%before improvement.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anagement model is beneficial to optimize surgical pathologic specimens lien process,reduce the surgical pathologic specimens of defec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rgical pathology specimen management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Surgical pathologic specimens;Rate of indwelling specification

0引言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手术标本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疑难、复杂、新兴手术的开展,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难度日益增大[3]。根据国内《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卫医管发〔2011〕33号)相关条款要求:手术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与流程,主管部门应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但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大部分医院缺乏统一的管理及流程标准。甚至有医院经常发生标本混淆等留置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了手术患者的术后诊治。2015年2月-5月我院手术室通过品管圈管理模式,分析病理标本留置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


活动前期2015年2月26日至3月6日(8个工作日)对258份病理标本进行了现状查检,活动后采用相同的时长及方法查检251份病理标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1.2圈资料

我院护理部于1997年正式引入品管圈管理模式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我科于2015年2月正式组建品管圈,共3圈,参与人员28名。我圈圈员共9人,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3名、外科医生1名。圈员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其中67%为本科,11%为博士、11%为硕士。全员接受品管圈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定期总结,医护合作,各司其职。

1.2方法

1.2.1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提高术后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及提高手术开台效率等四个待选主题,运用主题评价法,综合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及圈能力四个维度评价投票,最后确定得分最高的“提高术后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2.2计划拟定

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结合圈员的特长进行分工,制作甘特图,拟定为期14周的活动计划。

1.2.3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

圈员分工收集2015年2月26日至3月6日留置的258份病理标本(统计方法:同一份标本出现两处或以上不规范现象时予以累计),最后计算得出留置规范率为85.3%,不规范率为14.7%。根据汇总数据绘制的改善前柏拉图,得出病理标本留置过程中主要的不规范现象为:(1)病理单填写不规范;(2)病理标本离体固定时间大于30分钟;(3)病理标本留置核对流程执行不到位。随后采用头脑风暴法并通过鱼骨图从“人、机、物、法、环”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通过圈员评价法确定“多份标签手写费时”等10项要因。为了进一步验证真因,2015年3月9日-13日进行了真因验证现场查检,通过数据汇总分析,根据“80/20原则”,确定本次活动的七项真因,分别为:“多份标签手写费时”、“未使用电子版病理单”、“病理标本反馈耗时”、“多份病理标本未能及时固定”及“核对意识薄弱”。

1.2.4目标设定

根据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按评价法9名圈员进行打分:5分、4分、3分、2分、1分,分值越高表示圈能力越强,通过投票得出总分36分,平均分为4分,圈能力=4/5*100%=80%。因此计算出目标值为95%,改善幅度为11.4%。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将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提高至95%。

1.2.5对策拟定及实施

根据5W1H原则,通过对可行性、经济学性及圈能力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拟定对策。最终确定:①采用电子信息化病理单为病理单填写不规范的对策。取得信息科支持,在医生电子病历系统中增加“电子病理单申请及查询”功能。与信息科、医务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合作培训相关医务人员正确使用电子病理单使用方法,并制作电子病理单操作流程,分阶段进行现场考核。②针对病理标本留置核对流程执行不到位制订的对策为:强化核对意识,严格执行“Time-out”制度。强化培训医务人员病理标本留置过程中“Time-out”核对制度,并明确规定:医生与洗手护士(无洗手护士时由巡回护士代替),洗手护士(无洗手护士时由主班护士代替)与巡回护士,护士与送检人员这三个关键环节病理标本的核对严格执行“Time-out”核对制度。③针对病理标本离体固定时间大于30分钟,制定了病理采用病理标本条形码标签、解剖与固定病理标本同步及建立病理标本微信实时展示平台三项对策。在电子病理单中加入自动生成病理标本条形码标签的功能,同步配置条形码打印设备及制作打印指引;优化工作流程,巡回护士协助医生及时解剖病理标本,打印并按序粘贴条形码标签,经医护两人核对后立即固定病理标本;针对病理标本反馈耗时,建立病理标本微信实时展示平台,术前由巡回护士作手术患者家属微信平台使用宣教,方便术中外科医生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沟通。

1.2.6统计学方法

改善前后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形效果

2.1.1改善前后效果


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明显提高,由改善前85.3%至改善后96.4%。预设目标值为将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提高至95%,因此本次活动目标达成。根据公式,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计算出目标达成率为114.4%、进步率为13%。经成本核算,改善后平均每天节约填写用纸及打印墨盒两大主要耗材费用共计71.5元,每年共计节约26097.5元。

2.1.2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比改善前后病理标本留置效果,经2检验,2值=18.849,P值<0.01,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无形效果

应用评分表,通过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QCC手法运用及团队精神等6项内容,对圈员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采用5、3、1打分法,计算出改善前后平均得分,得出本次QCC活动无形成果显著。见图1。


\

3讨论

3.1优化病理标本留置流程,节约医院成本支出

通过QCC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留置过程中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达成手术患者资料共享,优化流程,既降低留置病理标本耗时,且有利于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留置规范率,减少病理标本留置风险[4];通过病理标本信息化管理,推动病理标本管理的无纸化进程,为医院节约成本支出做出了有力贡献。

3.2促进管理模式标准化

品管圈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手术室病理标本留置流程》等标准作业书的制订,不仅促进病理标本留置管理的标准化,提高效率与准确率更有效规范医护人员病理标本操作行为,而且使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更具科学性及规范性[5]。

3.3改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强化“患者安全”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更好树立医院品牌效应。病理标本的规范留置是病理诊断的基础,对保证患者术后医疗诊断及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重视手术标本管理可以有效保证患者权益和安全[6]。同时将微信平台用于手术病理标本实时展示,方便医生与家属术中及时沟通,既减少病理标本反馈耗时,减低手术切口感染机率,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4增强护理队伍的综合能力

QCC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改变,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激发了护士参与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7]。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学会运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圈手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圈员的综合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金叶,李黎.手术室病理组织标本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7):102-103
[2]李振荣,何春红,莫婷婷.细节管理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8):102-103
[3]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4]刘钺,王海东,姜敏之,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观察[J].医院管理,2012,11(4):423.
[5]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
[6]周雪华,黄瑞珠.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73-75.
[7]舒冬利,陆利萍.手术标本的程序化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46-5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