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南山区社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调查及应用于慢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388例南山区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通过肺功能检测方法筛查受检人员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是存在则给予上转呼吸专科进行确诊及治疗,之后社康中心再将患者纳入慢病管理,且对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职能(52.12±1.32)分、社会功能(50.05±1.12)分、情感职能(54.25±1.45)分、精神健康(52.52±1.35)分、躯体疼痛(51.85±1.21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数据,P<0.05。结论慢病管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南山区社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慢病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陈朗郎.南山区社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调查及应用于慢病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24+228.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典型症状在于气流受限持续,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即是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肺功能呈持续下降趋势,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寿命,为此尽早诊治十分重要,对控制病情发展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1];我社康中心为了探讨南山区社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调查及应用于慢病管理效果,选取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的388例南山区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见正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选取388例南山区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通过肺功能检测方法筛查受检人员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是存在则给予上转呼吸专科进行确诊及治疗,之后社康中心再将患者纳入慢病管理,,且对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男性受检人员共194例、女性受检人员194例;平均年龄值(70.25±3.12)岁,年龄范围62-85岁(我们所有人员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纳入标准[2]:①年龄>65周岁;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相关治疗病情稳定;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3]:①合并较为严重的内科疾病;②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③合并精神性疾病;④处于哺乳或妊娠阶段;(我们筛查对象都是老年人)⑤不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方法。本次社区居民共338例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其中筛查出可疑慢阻肺患者共45例,经转诊至医院呼吸内科进一步确诊为慢阻肺病共36例,均在医院接受治疗,与此同时在社区健康中心建立慢病档案,医务人员定期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电话及社区全科门诊,以便于掌握患者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观察及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等方面,每方面分值为0-100分,以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4]。
1.4统计学标准。文中计数资料选择SPSS21.00软件分析,以(±s)与百分比表示,卡方值与T值检验,其中表示存在统计学为P<0.05,反之表示为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见表1数据可看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后数据,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率在临床上呈日益上升趋势,又被称为慢阻肺,同时也是一种可预防及治疗的疾病,以气流受限持续性发展为特点,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即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该病治疗原则在于以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延长寿命为主,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此在临床上加强慢病管理十分重要,对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5];慢病管理在临床上是指医务人员与药师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及主动的管理,对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经实践发现社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往往低于三级医院,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定期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起到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以便于更好的服务患者,与此同时为社区患者建立档案,通过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药物治疗等防治措施等,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且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看出338例社区居民被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36例,经相应慢病管理后均恢复健康,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与干预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潘倩倩[6]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即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数据,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说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慢病管理十分重要,有利于帮助其恢复健康及改善生活质量[7-10]。
总而言之,慢病管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索晓红.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资源利用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58-60.
[2]苏姗娜.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3):20-22.
[3]许扬,张鹏俊,彭博,等.北京市某医联体内社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51-53.
[4]纪春东,于秀芹,赖永新,等.某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和诊疗现状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42-143.
[5]冉丕鑫,陈戏墨,李晓尘,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2):102-107.
[6]潘倩倩,蔡仁萍,潘迪飞,等.基于医院-社区-家庭-个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0):61-63.
[7]罗艳华,康建会,岑慧红,等.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5):36-38.
[8]王雅艳,李冰,王龙,等.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流行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9-21.
[9]史素丽,曹凤英,罗永伟,等.老年慢阻肺患者疾病知识和社区干预需求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257-258.
[10]黄捷晖,秦建强,吴庆盛,等.无锡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现代医学,2017(11):1578-15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