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及预防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12:00: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导致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共计100例设置为A组,然后选择同期收集的100位健康老年人作为B组,分析A组受测者患病的原因。结果A组的老年人的年龄>65岁的占60.00%、抽烟者占45.00%、有酗酒现象者占40.00%、动脉粥样硬化者占70.00%、患有高血压者占50.00%、患有高脂血症者占65.00%、患糖尿病者占50.00%,这些情况与B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情况均要比B组严重。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年龄,抽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血压疾病、高脂血症疾病及糖尿病是导致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此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原因;措施;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余波.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及预防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93-94.

0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其中老年患者占有较大比例,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因素较多,也非常复杂,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极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难度高,时间长,死亡率较高,所以,对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依据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设置为A组,然后选择同期收集的100位健康老年人作为B组,A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男性患者有60例,女性患者有40例,患者的年龄为64-88岁,中位年龄为(78.5±5.0)岁。在B组中,男性有50人,女性有50人,年龄在65-9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80.1±7.5)岁。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情况,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

 
1.2方法

对纳入的两组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对造成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抽烟、喝酒、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血压疾病、高脂血症疾病、糖尿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充分掌握导致老年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在进行此次调查的过程中,全部研究对象均是自愿加入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统计学方法

实施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选择SPSS15.0统计学软件,应用(均数±标准差)代表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例数(n)代表计数资料,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得到的P数值来判定是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基本信息情况比较见表1。


\


2.2两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我们知道了年龄,抽烟、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血压疾病、高脂血症疾病及糖尿病均是致病的高危因素,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为老年人,是目前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同时,如果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绝大多数还会有其他疾病同时存在,心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发生一些其他的并发症,这些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都是阻碍因素[2]。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老年人患有像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到患者的认知功能,使其认知功能降低,并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若生活方式不健康,会严重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与血压值发生异常,进而导致患者脑动脉出现硬化。因此,要转变患者的不健康意识与行为,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4]。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设置为A组,同时选取100位健康的老年人作为对照,设置为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两组进行了危险因素的分析,分别对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患病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A组的相关指标明显大于B组的老年人。然后经过Logistic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导致老年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血压疾病、高脂血症疾病、糖尿病等[5]。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可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方式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身体多种机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食后食物吸收能力降低,因此要鼓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患病后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具有针对性和合理的治疗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均处于不断降低的趋势,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显著升高。因此,不止是老年人,年轻人也一样,如果生活中不注意约束,也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对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要尽早改正,减少患病率[6]。总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基础疾病等,为此,要积极改正老年人的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升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7,8]。

参考文献

[1]冷建洪,邓小军.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河北医学,2014(4):608-610.
[2]王光亚.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当代医学,2016(21):36-37.
[3]赖晓惠,张晓东,林德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0):80-81.
[4]刘海霞,魏玉慧,梁少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现状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1):87.
[5]宋加佑,於翔,张华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z1):288-289.
[6]马晓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2):177-177.
[7]李伟杰,郭石生,陈文明.老年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13(18):118-118.
[8]李大莉.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对应防治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0):57-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