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因及相关护理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11:40: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原因以及后期进行相关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名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含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电监护、饮食指导、病房清洁、注意事项及临床体征监测等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发病诱因,加用避免诱发因素护理。结果采用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舒适度、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服务态度四个方面都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原因进行探索后,给与患者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且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针对性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齐共菊.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因及相关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354-355.

0引言

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心脏积劳过度导致心脏功能发生弱化衰竭。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会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1]。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医院接收的老年人患者也是日趋增加,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会比较多。数据显示,目前老年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比较高,致死率也很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帮助更多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延长了生命,但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我院为了完善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特意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名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探究了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降低了老年冠心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详细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接受治疗的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名患者。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29名,女性26名,患者中最大年龄85岁,最小60岁,平均(67.68±6.14)岁。观察组中有男性30名,女性25名,其中最大年龄84岁,最小61岁,平均(68.04±5.95)岁。此次研究经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所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且选取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排除帕金森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凝血机制异常患者,随后又对比了两组患者其他方面的资料,发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等药物,根据现在患者的发病特点探究出起始发病原因。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病房环境、注意事项及临床体征监测等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所调查的患者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发病后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患者发病后需要每天进行心电图监测,护理人员应定时查看并记录。心力衰竭患者一般都应该卧床休养,半卧最适合。对于呼吸急促的患者,可以使用袋装氧气帮助呼吸。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应该控制好液体流速,避免过快影响患者心率。定时对患者血压、心率、尿量进行检测,出现问题后,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3-4],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一旦患者心率过快,及时使用毛花甙C 0.2~0.4 mg缓慢静脉注射,降低患者心率。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老年患者患病后极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语言,获得患者信任,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让患者对于治疗有期待[5]。同时注意病房整洁干净,患者重病期间尽量减少探望,避免发生感染。

1.2.2针对诱因开展健康指导

(1)让患者全面了解心力衰竭的症状,比如目前状态下会出现的一些临床表现,后期一旦病情加重时会出现的临床表现,如:运动过后呼吸加快、出现水肿、体重增加等。

(2)要求患者熟知基础治疗的方法与操作,药物治疗期间的用量及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叮嘱去服用药物,不可以私自调节服用剂量。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

(3)了解到患者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以后要进行及时的预防措施。平时注意病房清洁,定期清理、消毒,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同时病房内维持恒温24~26℃,防止患者感冒。

老年患者正常探病人员会很多,因此需要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心力衰竭患者中,对于无药物过敏者可以注射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告知患者家属,出院休养期间,避免让患者过度劳累。康复期间根据身体情况每天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不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运动时的最高心率控制在120次/min以内,避免心率太快导致患者病情复发。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多讲一些康复痊愈的案例鼓励患者,让患者提起治疗信心,自己积极参与治疗。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对病人的血压密切监测,严格记录,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6]。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饮食清淡,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生鲜瓜果等;避免患者接触辛辣、刺激等食物,如咖啡、烟酒、浓茶等。每天规定患者饮用水至少在1000 mL以上,保持患者每天排便通畅。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病房环境舒适度、患者满意程度、生活质量等数据进行评估记录,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开记录。护理人员自主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统一后分发给患者进行满意程度调查。满分100分,90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调查结束后可使用计算公式进行结果统计。计算公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在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时,说明统计结果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研究中的110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感染,当然患者在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失血过多也会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均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其详细调查结果如下表1所示。


\


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康复情况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评估记录,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开记录。患者康复时间的统计可以通过表2得知,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后,患者治愈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失败率也比对照组低。另外表3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
\
 

3讨论

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会很危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因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死亡率比较高。一般老年患者发病都是比较突然,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影响比较大[7]。在我院的此次研究中,使用的护理方法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诱发病因进行治疗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很好地预防患者的复发几率[8]。因为老年人年纪比较大,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也已经下降,患者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体内各项指标发生的变化,患者出现异常时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了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慧.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9,2(10):78-79.
[2]陈磊,张裕洪.浅谈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因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J].养生保健指南,2018,17(11):56-57.
[3]白飞雪.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诱因及护理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7,16(11):53-54.
[4]谢琴.浅谈老年人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因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8,7(11):45-46.
[5]曹艳梅.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28(14):28-29.
[6]谢静,刘惠珍.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8(19):54-55.
[7]李建英.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10(24):18-19.
[8]闭海容.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20(9):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