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02月至2018年0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51)、对照组(n=51),实验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价值显著,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急诊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刘素芳.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31-232.
0引言
急诊科多收治病情紧急患者、意外事故造成严重创伤患者等,属于医院及其重要且特殊科室,该科室病种较为复杂,且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护理人员若无法及早对其病情发展、走向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处理,不仅会提高差错事件发生率,还会提高患者死亡率,故该科室护理工作危险系数较高。常规风险管理应用价值不太明显,为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安全,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本次随机选择102例急诊科室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管理后护理质量进行研究,现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急诊科室(2016年02月至2018年02月)收治的102例患者,分为2组(随机表法),即每组51例样本。实验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在20-62岁,平均(41.0±20.5)岁;头部外伤患者11例,其他外伤患者8例,脑出血患者13例,脑梗死患者12例,其他患者7例。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在21-65岁,平均(43.0±22.0)岁;头部外伤患者12例,其他外伤患者7例,脑出血患者14例,脑梗死患者11例,其他患者7例;精密、细致对比2组基础资料,符合研究规定P>0.05,待患者及家属了解护理流程、研究目的,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后可实施研究。研究纳入:配合程度较好患者。排除:①恶性肿瘤患者;②严重脏器组织损伤患者;③慢性疾病患者,避免对研究效果、研究准确性产生影响。
1.2方法
1.2.1实验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风险管理,①风险管理培训:医院需加强对急诊科室医务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急诊风险的识别,对于急诊出现的风险事件应及时上报[1]。②风险管理小组的成立:定期对上报或发行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起到监督作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如对照组。
1.2.2对照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①区域区分:医院应将门诊区域、急诊区域进行准确区分,并清楚张贴指示标识,使患者、家属可迅速掌握急诊室及其功能,并将急诊科室具体的分诊流程图、就诊告知书选悬挂与急诊科室最醒目位置,并定时进行清扫、消毒,确保急诊科室整洁、舒适、无污染。②意识教育:医院需定期组织各科室医护人员对防范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防范意识,从而做好医院各科室感染控制、管理。急诊医务人员在接诊时需佩戴无菌手套、防护口罩,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呼吸道感染。③风险辨别:医院需指派专人对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环节进行评估,对其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定期组织急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风险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对相关规定和法律知识进行学习,提高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的防范和识别能力,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率[2]。④分诊标准:医院需根据本院急诊科室就诊情况制定分诊标准,提高急诊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在分诊标准制定中需严格落实核心分诊制度,以首诊负责制为目的,及时、准确、高效进行分诊,并做好相关记录。制定分诊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加强对急诊医务人员行为的管理,定期组织急诊护理人员学习沟通技巧。⑤建立监督系统:医院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多方位、多视角的全面分诊安全管理监督系统,科学、公允对待每位患者[3]。
1.3分析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量表,于患者出院前,指导其或家属进行评估,评估完毕全部回收,分值0-100分,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分值由88-100分、62-88分、62分以下过渡。
1.3.2护理质量评:参考本院自制评分表,分值0-100分,对消毒、基础护理、风险评估、服务态度等项目进行评估。
1.3.3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对科室出现的投诉事件、差错事件、意外事件等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SPSS 22.0,计量资料(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用t、(±s)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以χ2、%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进行表示。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估,详见表1。数据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2.2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详见表2。数据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3讨论
急诊科室意外发生率较医院其他科室高,故该科室为医院风险高发科室,且数据显示,急诊科室为医院医患纠纷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临床多人员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沟通不良、责任不清、服务怠慢等造成,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急诊护理质量与环境、工作量、家属、患者、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均一定关系。
研究数据中,实验组消毒、基础护理、风险评估、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这与赖伟兰[4]研究一致。分析:急诊分诊台每日工作量较大,且预检分诊处咨询患者或家属较多,不仅要接听各科室电话,对患者或家属咨询问题进行解决,还要对就诊患者进行分诊,通过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实施,定期对急诊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身专业素养,并根据本院急诊科室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高质量的分诊标准,在提高护理质量基础上,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医院定期进行护理风险干预、评估教育,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急诊科室医务人员风险识别、干预能力,降低急诊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且通过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意见及时进行合理处理,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综合上述,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价值显著,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极高价值,值得借鉴,且联合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较高,故该方法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得到证实。但基于本次研究样本、时间均有限,未对护理可行性、人文关怀满意度进行评估,故在后期研究中需加大数据采集范围,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清.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287-288.
[2]陈婷婷.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48-49.
[3]刘小媛,邓素锦,周丽珍,等.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2):108-109.
[4]赖伟兰,黄秋萍,胡佳,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07):730-7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