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宫颈癌病人治疗中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8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病人,随机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所选患者分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均为14例。对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腹腔镜术,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开腹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即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徐秀兰.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05,110.
0引言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群体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呈现低龄化和逐年上升趋势[1]。早期治疗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之一是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目前多采用放疗、化疗方案、手术治疗患者[2]。但随着日前微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治疗宫颈癌开始采用腹腔镜术,并成为了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3]。本文选取本院28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就更加合理的手术方案做更深入地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28例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所选患者分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均为1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6-48岁,平均年龄(42.21±3.2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7-49岁,平均年龄(42.59±3.06)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②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Ⅲ期。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术前放疗;②其他肿瘤疾病;③手术禁忌证。两组间数据具有对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相同,主要是备皮、冲洗阴道、灌肠、气管插管全麻[4]。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一是术前准备。二是实施手术。取脐耻间做纵切口长约18cm,下达耻骨联合,剪开骨盆漏斗韧带,钳切缝扎卵巢血管,常规钳切缝扎子宫各韧带,切开子宫前后叶及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子宫直肠腹膜反折,清除骼总淋巴结、骼外动脉周围淋巴及脂肪组织、腹股沟深淋巴结、骼内淋巴结、闭孔淋巴结,分别钳切缝扎子宫动静脉,游离输尿管,切开膀胱宫颈韧带前后叶并缝合,在宫颈口下方3-4cm处切开阴道壁切除整个标本,连续锁扣缝合阴道壁,缝合盆腔腹膜。三是术后3d拔除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4d[5]。
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一是术前准备。二实施手术。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取脐上3cm处切开皮肤1cm穿刺建立气腹[6],置入腹腔镜,再放入手术器械,首先离断圆韧带,分离阔韧带前后叶,离断骨盆漏斗韧带,再沿髂外动脉分别向近心端及远心端分离,切除相关淋巴结,分次取出各组淋巴结,游离输尿管,钝性分离子宫膀胱间隙,闭合。离断子宫动静脉,向下钝性分离宫颈和阴道周围组织,同法闭合。离断子宫骶主韧带,环形切开阴道壁,经阴道取出子宫和附件,缝合阴道断端。三是术后3d拔除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4d。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需观察的指标有:一是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是统计两组手术治疗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记录、分析所选28例宫颈癌病人的临床数据,计数资料(%、n)以2检验,计量资料(±s)以t检验,P<0.05,则代表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即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即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通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可见,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肠梗阻、尿潴留、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淋巴囊肿等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两组数据对比P<0.05。具体数据对比见表2。
3讨论
在宫颈癌治疗方面,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术相比较,尽管传统的开腹子宫切除术方案疗效显著,但是却容易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7],给患者术后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腹腔镜术方案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身体形成的创面小[8],对机体的损害较开腹子宫切除术小很多,所以其不仅可以对临床疗效有所保证,而且对盆腹腔组织器官损伤大大减少,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加快,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腹腔镜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5.71%;腹腔镜术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排气时间更短。可见,腹腔镜术治疗宫颈癌具有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综上所述,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谢家滨,陈光元,李日红.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6,27(9):1505-1507.
[2]侯彩英.宫颈癌微创手术的初步比较研究及数据库和相关预后数学模型的构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
[3]于海莲,李冬雷,于洪波,等.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7,26(10):36-39.
[4]陶凝.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
[5]张昕蕾,张军,蔡有芹,等.腹腔镜手术治疗108例宫颈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1):980-982.
[6]王迪.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S2):269-270.
[7]丛文波,姜建国.探讨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8):59-60.
[8]侯桂玉.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