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肝癌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应用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8 13:41: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肝癌已成为临床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类型,在我国肝癌发病率仅低于肺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临床医学所应用的影像学设备也得到不断地革新和优化,因此临床上在对患者肝癌进行诊断,以及对其疾病预后 情况开展随访时,磁共振成像(MRI)发展为主要方式。而在普通 MRI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态增强 MRI,可对患者机体肿瘤部位组织情况以及具体的血液供给情况进行更为清晰的显示,由此使临床医师得到更为充足的数据, 使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率不断提升。动态增强 MRI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患者机体肝部肿瘤周围的微循环情况和循环状态,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随访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肝癌;动态增强 MRI;定量参数;研究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 姚秀华. 肝癌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应用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8):57-58.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Dynamic Enhanced MR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YAO Xiu-hua

(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Baise City People's Hospital,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s become a common type of clinical malignant tumors, with HCC incidence being lower than lung cancer in China only. 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aging equipments in clinical medicine have been constantly innovated and optimized. Therefor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become the main method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follow-up prognosis of HCC.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can display tumors tissue and specific blood supply of patients more clearly, clinicians can achieve more sufficient data, and increase clinical application rate constantly.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can also evaluate microcirculation and circulation around liver tumors to some extent, which is of high value in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follow-up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ynamic enhanced MRI;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Research progress

0引言

肝癌是目前人类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而我国则属于肝癌疾病的高发国家。据有关研究指出 [1],肝癌病例在我国 2015 年新增至 4 万例左右,死亡率高达 58%。由于肝癌在早期症状并不显著,因此大多数肝癌患者的病情在得到确切诊断时,已经发展为中晚期,因此导致最佳治疗时期已经被错过,使得其无法取得较好的预后情况,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2-3]。目前影像学检查已成为临床对肝癌患者的重要监测与诊断方式,及早的给予肝癌患者准确的诊断, 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还可降低肝癌的复发率。对此,本文就近几年动态增强 MRI 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1动态增强 MRI 与定量分析参数

动态增强 MRI 是采用注顺磁性对比剂经由受检者机体的静脉进行注射,在注射完成后,动脉采集受检者机体动脉期图像、门静脉期图像、平衡期图像,同时对其机体内所注射的对比剂所处的位置和浓度水平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包括曲线斜率、血流量、肝血容量等,并依靠所获取的数据对受检者机体的肝癌细胞和微血管所具备的密度进行计算 [4]。除此之外,动态增强 MRI 还能够依靠药物动力学模型理论对速率常数、转运常数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进行获取,从而使临床医师能够对受检者机体肝组织所出现的肿瘤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5]。并且动态增强 MRI 还可对机体肝脏结节所具备的性质进行鉴别,由于肝癌细胞会出现过度增殖,引发新生血管紊乱,并会使机体血管内皮发生缺损的情况,使机体血管所具备的通透性得到提高,导致血管内物质和血管外物质实现更为快速的交换,因此相较于正常组织,肝癌组织的转运常数和速率常数更高,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更小。除此之外,动态增强 MRI 还能够作为对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工具,肝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崩解坏死后,患者机体内的部分病理血管会出现闭塞的情况, 由此使其所具备的通透性得以降低,进而降低患者机体内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灌注情况,从而使得肝癌组织的转运常数和速率常数得以降低,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则会升高 [6]。由此可推测,转运常数可用作对肿瘤反应和患者总生存率的有效独立预测因子。

\

 
2肝癌诊断中动态增强 MRI 定量参数的临床价值

目前临床上在对肝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动态增强 MRI 半定量分析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大量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在对肝癌进行诊断时, 动态增强 MRI 所具备的敏感度为65%-71%,特异度为 80%[7]。尤其是在直径超过 2 cm 的肝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动态增强 MRI 所具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超过 90%,但如果受检者的肝癌直径不足 1 cm,则会使诊断效率受到影响,对其中的原因开展分析,或许是由于肝癌直径不足 1 cm 时,其 TIC 表现存在多样性,从而影响诊断。对于直径较小的肝癌而言,其主要表现类型为速升速降型, 该类型在全部小肝癌中所占的比例超过 70%,除此之外,基本无强化型、缓升型、持续强化型也属于表现类型 [8]。临床上在对肝癌进行诊断时,具备不典型曲线表现的患者会降低动态增强MRI 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 为受检者采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进行静脉注射,则可有效提升诊断的敏感度。动态增强 MRI 半定量技术无法有效反映受检者机体组织内部所具备的对比剂浓度,也无法直接反映出机体的组织生理学因此,所以可能导致肿瘤所具备的良恶性被误诊 [9-10]。而通过实施定量参数分析,则能够显著降低肿瘤良恶性鉴定的误诊情况,同时其能够有效的对患者机体肿瘤所具备的血液供给情况进行反映。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时间并不长,属于新型诊断技术,目前临床研究工作者在对动态增强 MRI 技术作用进行研究时,所涉及的组织脏器主要为乳腺、直肠、前列腺、胰腺等,主要是由于上述脏器不容易对呼吸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诊断的方式和结果已经发展较为成熟 [11]。

3DCE-MRI 定量参数在肝癌随访中的价值研究

目前临床上在对肿瘤治疗效果开展评价时,所应用的标准主要为实体瘤治疗标准,其是依靠 CT 技术来检查患者机体肿瘤组织的大小情况,并根据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大小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但在对患者机体肿瘤组织中所具备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评价,仍旧不具备客观指标 [12]。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各类新型靶向抗血管药物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在疾病治疗的早期阶段,尽管体积无明显变化,但内部血供和组织活性已经出现变化。所以实体瘤治疗标准的应用存在局限性 [13]。动态增强MRI 定量参数分析的开展,能够客观反映患者机体肿瘤组织中所具备的生物学活性,同时可评估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情况,由此对肿瘤的早期治疗效果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同时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动态增强 MRI 的转运常数值能够使化疗后患者机体肿瘤组织的血液供给变化得到更为有效的监测,通过选取肝癌患者,实施剂量各异的化疗,结果发现 [14],当药物剂量增加后,转运常数值会减小,由此可知转运常数值可有效评估化疗效果,尤其是影响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治疗效果。癌组织具备较多的血液供给,因此肿瘤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转运常数也会更高,在为患者实施化疗后,其肝癌组织中的血液供给将会减少,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将降低。对原因进行分析,或许是由于肿瘤组织具备丰富的血液供给,加之肿瘤血管为新生血管,因此内皮间隙将会出现宽度增加,基底膜残缺和结构异常会使微血管所具备的通透性增加,转运常数升高,在用药后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减少,血液供给也减少, 因此转运常数降低。目前在对肝癌患者开展随访诊断时,动态增强 MRI 定量参数的评判数值尚未确定,大部分研究人员均认为,转运常数低于治疗前 17% 为有效指标,部分学者则认为这一数值应提升至 20%。

4动态增强 MRI 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动态增强 MRI 定量参数所具备的优势较为明显,相较于常规 MRI,其能够获取更多肝脏肿瘤功能信心,同时可依靠检查获取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药物动力学信息,实现肝癌治疗的有效评估 [15]。通过开展动态增强 MRI 定量参数检查, 可对肿瘤的确诊、性质、治疗分析、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但动态增强 MRI 定量参数仍旧存在不足之处,加之其应用时间尚短,因此进步空间较大。比如无法清晰显示小病灶,开展动态扫描时会受呼吸、心跳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目前并不存在统一定量参数诊断标准,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解决。虽然动态增强 MRI 定量参数的应用存在问题,但其在对肿瘤血管生成度进行预测时,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其临床应用价值将会显著提升。

\

 
参考文献

[1]陈铁军 , 李红伟. 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及术后肝功能的影响观察 [J]. 黑龙江医学,2018,42(12):1179-1181.
[2]王希荣. 血清AFP、CEA、CA199 和CA125 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农村卫生,2018(23):37-38.
[3]王伟, 师弘.MRI 各序列扫描肝细胞肝癌的图像特点及其与常规 CT 多期增强的比较 [J]. 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8,16(12):84-86.
[4]张冰凌 , 孟锦, 栗鸿宝.64 层螺旋CT 与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对比[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1):3881-3883.
[5]洪欣 , 邓淑珍. 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联合DWI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当代医学,2018(34):144-146.
[6]王菲. 血清α-L- 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2018,27(12):1273-1274.
[7]刘军伟.CT 及MR 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后随诊的对比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6):155+158.
[8]徐东进 . 探讨血清HBVDNA 水平与AFU、ADA 联合检测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诊断价值 [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6):96-97.
[9]翟润, 孙万日, 郭胜利. 血常规联合血清 CA19-9、AFP 水平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7,16(06):792- 794.
[10]曾明曦, 康长明, 王琼芳, 等. 炎症因子IL-32、IL-1β、IL-18 及 EpCAM 在肝细胞肝癌诊断和生存预测中的作用 [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672-1673.
[11]朱艳玲. 腹部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17):51-52.
[12]辛华. 血清 GP73、SOD、GPC3 含量与肝癌病灶内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的相关性研究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23(22):3112- 3115.
[13]何林莉. 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肿瘤标记物 CA199、AFP 和 CEA 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3):120-123.
[14]王亚婷, 朱艳 , 陆洋, 等. 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及最小值与肝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11):805-809.
[15]郑天年, 吴磊. 动态对比增强 MRI 功能成像参数对肝细胞肝癌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93-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