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与治疗措施。方法研究资料是本单位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其中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有50例,据此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切口感染组,另一组为切口未感染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结果经过分析统计我们发现,造成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的因素主要为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年龄、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接台手术、非层流室、参观人员和急诊手术。结论患者在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时候一定要先明确致病因素,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不断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普外科;腹部手术;感染;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郭建红,迟增磊.腹部手术感染的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11,113.
0引言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感染发生后严重影响理想治疗效果的取得,给患者增加额外痛苦。此外还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类型主要是腹部感染[1]。一旦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并且还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增加患者痛苦,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及时干预,做好预防措施。采取有效的方法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以显著提升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切口感染组,50例,另一组为切口未感染组,50例,将全部患者的手术情况、相关临床资料做详细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根据此次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全部患者均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加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较性。
1.2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切口感染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估[2]。
1.3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患者均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腹部手术的指征;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1.3.2排除标准
血小板明显下降;不能积极配合;理解方面存在障碍。
1.4研究方法
不断完善信息调查表,将患者的真实情况填写到信息调查表中,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情况,主要包括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情况、手术情况及一般资料等[3,4]。统计、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
2结果
2.1比较组间的基本情况
患者的基础情况主要包括手术类型、性别、年龄等情况,作比较的时候要逐项仔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得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性别情况,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年龄差异情况,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
比较两组的BIM、手术时间情况,切口感染组患者均高于切口未感染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部手术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手术,而术后切口是否能够顺利痊愈影响着手术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存在多种因素,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着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的顺利愈合,引发切口感染。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等,是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首先要先明确患者是哪种因素引起的切口感染,然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危险发生,不断提升治疗效果。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有基础疾病、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等[5,6]。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病例中,有较大比例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各方面机能都降低了,更有一些患者患有慢性病,这样手术后卧床时间相对延长,影响了血液循环,这样会直接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数量较多,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样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就会比较高,使患者的机体抗感染愈合能力不断下降,切口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势必会增加切口感染概率[7]。如果患者的BMI水平较高,那么就很可能会由于皮下脂肪较厚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对手术正常实施造成不利影响,使手术时间相对延长,同时其皮下脂肪的血运情况循环不足,这也会影响切口顺利愈合;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手术时间可能会变长,由于长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营养水平较低,这也会使术后切口感染率不断增高。在手术接台过程中,需要撤换物料、送接患者,人员频繁走动等,均会引起纤维、尘粉等,不能确保手术室达到清洁环境,增加手术切口感染概率。而接台手术强调快、简化,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容易忽略一些简单但是必须的步骤,例如消毒,由此导致感染率不断升高。国内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很容易发生不良的后果。预防发生术后切口感染事件是不断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术切口部位发生感染所产生的不利结果很多,那么为了保证腹外科手术成功率不断升高,减少感染事件发生,必须尽早干预,有效预防。针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内容为:
3.1评估
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如BMI、年龄、基础疾病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患者的饮食计划,注意荤素搭配,适当补充营养,饮食要清淡,使患者养成科学饮食习惯[8]。
3.2手术室
如果医院条件允许,最好在层流手术室中开展手术,如果条件受限,为非层流手术间,那么就要定时消毒,同时,每台手术后还应消毒半小时;对于接台手术,要严格遵守先无菌后有菌的原则使用,按照要求间隙时间通风超过10min。
3.3缩短手术时间
每台手术医护人员都要配合好,主刀医生操作熟练,其他医护人员配合好手术,严格按照手术规定实施操作,不要浪费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3.4参观人员
每台手术要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的流动与数量,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不准进入,如果有必要的参观人员,一定要限制人数,确保不影响手术进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3.5抗菌药物预防使用
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手术类型、过敏史等情况给患者应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3.6切口护理
在手术后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主要查看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手术切口周围一定要保持清洁,并定时换药,一旦切口发生不良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普外科腹部感染手术中实施临床治疗可预防腹部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情况,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9]。
参考文献
[1]孙康.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21(13):128-130.
[2]赵晓玲.感染性休克代偿期、低蛋白血症、中度营养不良坏疽性肛周脓肿患者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3(20):167.
[3]王丽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19(13):91-93.
[4]曾剑华.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5,21(8):138-139.
[5]孙士锦,谭浩,王韬.腹部创伤手术后感染并发症48例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1,38(11):738-741.
[6]程改超,沈雄山.小儿腹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治疗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06-106.
[7]陈杏梅,金晓英,方丽萍,等.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3):703-705.
[8]刘丹慧.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248.
[9]邓雪莉.40例普外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6):169-1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