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超声诊断临床实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超声诊断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中,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了超声诊断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影像学;超声诊断;临床实习;教学;经验
本文引用格式:闫丽芳,杨艳,王晓艳,等.超声诊断临床实习的带教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54,259.
0引言
超声诊断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并发展迅速的学科。由于超声检查方便、快速、无创及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已成为一些临床学科诊疗疾病中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同时对超声诊断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及操作技能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1]。近年来,我科每年接收部队及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大专实习生,实习期为3~6个月不等。我们在临床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1加强医学基础、临床知识的学习,并与超声医学相结合
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为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和器官的大体解剖学研究;功能性检测以及介入性超声。他们的共同基础是病理解剖改变,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复习解剖、病理学知识,充分认识到只有掌握了解剖学知识,才能准确鉴别正常、异常、变异的声像图表现,只有掌握了疾病的病理过程,才能与声像图有机联系,加深对声像图的理解与掌握。在实习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进行超声图像的识别时一定要联想到其解剖结构、组织学以及血流动力学等特点[2]。
掌握超声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正确应用超声检查以及进行超声图像的分析。超声图像的观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不同体位、多切面、多角度观察,这是超声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的优势所在,同时也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难点。从学生进入实习前或初期,我们首先帮助他们复习超声的基础知识,常用术语了解超声切面,把显示屏上超声图像与超声解剖断面之间进行了转换,帮助他们建立立体思维概念,必要时应用图谱、模型讲解,使他们正确理解解剖切面、超声切面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立体思维。
超声作为一门影像学,存在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现象,不能就图论图。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其他辅助检查得出结论,并引导学生要加强临床病例的随访追踪,结合手术、病理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分析诊断能力。
2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
我们按计划给学生讲课,由带教老师认真备课,从超声的总论、物理基础、各脏器的解剖、生理、血流、病变的病理、超声表现以及仪器的调节和使用等,整理典型彩色多普勒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他们对超声有一个初步、系统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讲解正常解剖、常用切面等,并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讲解。我们在超声实习带教过程中逐渐探索,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应用,收到很好的实践效果,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以患者为临床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由于实习生接触临床工作时间都不长,所以在带教工作中首先从常见病多发病入手,掌握超声典型的声像图特征。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提出相关问题让实习学生回答和讨论,当实习学生做出初步的回答和讨论后,老师给予指点,并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准备交流讨论。带教老师寻找合适时间,让实习学生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当在工作中再次遇到此类病例时,学生已对相关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此时带教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这种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病例的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超声工作站存储了大量的影像信息和临床资料,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超声诊断,而且能够学习了解疑难杂症和少见病的超声诊断。让他们在短短几个月的实习期能够学习了解几年甚至十几年内积累的病例,拓宽了眼界。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室疑难病例的讨论,了解超声在临床中独特的诊断价值。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专题讲座,了解超声领域的新技术,提高对超声的兴趣,同时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有一定参考作用。
3实行专人负责带教制度
由于没有专职脱产带教老师,我们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中级资格以上的或高年资的医师实行专人负责制,每人负责带教1~2名实习生。使学生从接诊、收集病例到检查过程,到随访,对超声工作的流程比较熟悉。由于专人负责带教,更能因材施教,及时掌握学生专业知识的情况,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并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4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医学生在超声诊断科实习的另一个重点是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3]。规范的报告书写有利于对疾病全面的分析与了解,有利于诊断思路的条理化[4]。学生在书写报告的过程中,老师进行报告的规范化教育,要求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超声术语,客观贴切描述超声所见。诊断要符合临床,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报告质量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要求学生对照报告再次学习。这种教学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临床分析应用能力。
5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超声诊断临床实习不同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注重的是理论教学,而在超声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注重的是实践技能。超声诊断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掌握操作技巧和熟练地获取超声图像是超声诊断的首要条件。操作手法在超声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法的好坏不仅决定声像图的好坏,还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支持临床诊断[5]。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后,要适当给学生上机的机会,培养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老师找模具进行现场示范性教学,从检查前患者的准备、体位、持探头的方法、扫描的方法、仪器的调节等方面进行实时的讲解,并让学生现场操作,体会手法。我们还让实习学生自愿组成练习小组,轮流当受检者,反复练习常用的检查体位、扫查途径、扫查手法及扫查切面等操作技术,带教老师在旁指导并示范操作,提高实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当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时,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对日常患者进行扫查,做出初步诊断,然后,老师上机检查,做出最终诊断。同时把检查的经验、注意事项传授给学生,学生要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不足,逐步提高操作技能。
6加强医疗安全教育
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进步,也是医学理念和医学模式的进步,在医疗工作中要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如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权利,减轻患者的痛苦,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如何做到既尊重患者的权利,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超声实习带教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6]。
我们对实习生进行相应的医疗安全教育,强化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培养正确的辩证思维和沟通技巧等[7]。带教老师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实习期间及今后安全行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超声实习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掌握日新月异的超声新技术,完成日常医疗工作,还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超声实习教学质量,使超声实习带教工作向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及规范性的方向发展[8]。我们在超声教学中不断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实习生对超声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尽短的时间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走好从理论向实践的重要过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他们进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平,李凯.医学影像学专业超声实习带教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413-415.
[2]李陶,杜文华,杨未晓,等.加强超声诊断临床实习教学[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10):719-720.
[3]徐金锋,施杨.超声医学临床教学的几点体会[J].华西医学,2008,23(1):91.
[4]刘慧临,鲍红光,张淑丽,等.超声临床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283-284.
[5]彭梅,姜凡,张新书,等.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体会[J].安徽医药,2011,15(6):790-791.
[6]唐毅.超声诊断学教学中比较影像学的重要性[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4):255-256.
[7]陈斌,胡元平,倪显达.超声影像科实习生医疗安全教育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08,21(5):56-58.
[8]王加临.现代医学模式下超声实习带教工作的初步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2):136-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