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至我院进行病原菌检查标本1400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呼吸道413例、血培养355例、非呼吸道310例、粪便322例。所有采集标本均给予微生物检测以及药敏测试。观察不同途径取得的临床标本经微生物检验所得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最高,为37.50%,其次为非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33.23%,粪便标本检测阳性率最低,为5.28%。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测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标本取留的正确情况多种。只有准确的检查结果才能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保证。
关键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本文引用格式:林春和.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87-188.
0引言
细菌、病毒、真菌等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被统称为微生物[1]。微生物是导致机体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不同微生物导致的感染有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选择不当,不仅不能有效的杀灭病原体,甚至可能导致病原体发生变异,增加治疗的难度[2-3]。因此对于感染患者微生物的检验就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有研究报道,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具有影响。为了观察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结果,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选择。随机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至我院进行病原菌检查标本1400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呼吸道413例、血培养355例、非呼吸道310例、粪便322例。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并予以批准。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所有采集标本均给予微生物检测以及药敏测试。仪器为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测方法为比色法和比浊法,使用光电逐孔检测技术,试剂盒包括肠杆菌、真菌、弧菌等常见微生物试剂,药敏试剂盒包括肠杆菌、葡萄糖等配套试剂盒,所有标本均由本院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流程进行操作。呼吸道标本采集:取患者清晨的口腔痰液,指导患者将痰液吐在无菌采集皿中,标本量需要超过器皿容量1 mL,将痰液制成图片进行检查。血液标本采集:取患者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10 mL,制作成血液样本。粪便标本采集:取患者清晨自然排除粪便3 g放于无菌器皿中制成涂片。非呼吸道标本包括尿液标本、穿刺液标本等,根据要求取相应标本制成涂片。
1.2.2分析指标:观察不同途径取得的临床标本经微生物检验所得阳性率,并进行比较。
1.3数据处理。用SPSS 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最高,为37.50%,其次为非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33.23%,粪便标本检测阳性率最低,为5.28%。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测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检验是治疗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对于复杂的感染,微生物检测为药物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避免了药物的滥用以及病原体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加[4]。因此微生物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诊断、治疗。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检验的准确率明显提升,但是不同临床标本对于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仍然有明显影响[5]。本次研究共选择1400例各种类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413例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7.05%,其次为非呼吸道标本,355例中阳性率为33.23%。血培养标本322例,阳性率为5.92%,而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最低,310例标本检查率仅为5.28%。可见呼吸道标本和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标本和粪便标本。白松洁[6]等对600例微生物标本进行检测后,结果发现尿液的阳性率最高,为30%,呼吸道样本为24.67%,血液样本26.67%,分别样本最低为16.67%。其中血液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与本次研究相差较大,考虑与患者的疾病情况相关。
影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因素较多,通常包括标本的采集、细菌培养、分离检测和结果鉴定四个环节的因素。正确的采集和运送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所得到的标本不合格,后续的工作及时开展的再好,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无菌部位的标本采集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措施,如血液和无菌体液的采集,穿刺部位和标本注入容器过程中均需要保证严格无菌[7]。标本的采集应根据感染的部位进行采集,这样才能够提高阳性检验结果。如肺部感染通常采集痰液作为标本,泌尿系统感染采集尿液,脓肿采集脓汁,颅内感染采集脑脊液,发热等全身感染性疾病采集血液、骨髓、尿液等标本进行检验。此外,抗菌药物会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应当在使用抗菌药之前采集标本,或者在停药后3-5 d采集标本,或者在血药浓度最低时采集标本,以提高标本检查的阳性率。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如果在室温下超过2 h未送至实验室,则应被认为不合格标准,不予检测。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某些标本离体后非常容易发生死亡,室温放置和延迟送检都是导致检出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更不能使用冷藏的样本进行检验[8]。另一方面某些标本离体后如果不能及时送检,被空气污染后细菌大量滋生,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检验,鉴定分析时避免主观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如果发现异常结果,应该重新检测,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标本取留的正确情况多种。只有准确的检查结果才能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蒋翠霞,杜金红,韦慧玲.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6,27(11)::45-46.
[2]张海琰.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9):148-150.
[3]李金涛.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9(10):195-199.
[4]李丽,王玖红.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6,24(6):39-40.
[5]王美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9-30.
[6]白松洁,许晨.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1):36.
[7]贾娟,何萍,岳京晏.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4):142-142.
[8]王淑惠,司元国,高静.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14(2):82-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