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比较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14:40: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取我院急性期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研究组(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值较对照组高,研究组压疮、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炎与肺炎的并发症率(12.90%)较对照组(35.48%)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避免护理期间发生压疮、静脉炎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急性期;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郭美娟.比较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315+320.

0引言

目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急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或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早期若不能对患者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则极易导致其发生肌肉挛缩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经调查研究显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有效救治期间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改善预后效果,对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分析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期脑出血患者62例,研究组(n=31):男19例,女1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4.28±7.26)岁;对照组(n=31):男20例,女11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4.12±7.19)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病情,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①评估病情:切实根据患者基础资料全面评估患者病情,重点观察其心率、呼吸与血氧饱和度等体征,每日测量1次血压与体温,避免血压过低造成病情加重,同时观察患者瞳孔大小,评估意识障碍,若发生颅内压升高情况需告知医师处理,避免发生脑疝。②呼吸道护理: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鼓励其自主排痰,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避免发生肺部感染[2]。③尿道与皮肤护理:鼓励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发生尿路感染,同时定期评估皮肤情况,采用气垫床保护突出部位,每隔1 h翻身1次,确保其具有舒适感,避免发生压疮。④预防便秘:定期按摩患者的腹部位置,以肚脐为基点,推拿其小鱼肌位置,促进胃肠道蠕动,显著提高患者消化吸收能力,避免发生便秘。⑤康复指导: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无异常合理指导其开展适当康复锻炼,早期定期开展肢体功能锻炼,每日2次,若患者属于偏瘫,则给予其偏瘫治疗仪恢复病情[3]。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发生压疮、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炎与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护理满意度:根据本院调查问卷测定,总分值是100分,完全满意:患者分值在80分以上;基本满意:患者分值在70分以上;一般满意:患者分值在60分以上;不满意:患者分值在62分以下,满意度分值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4]。

1.4统计学分析。根据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护理满意度)(±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率)[n(%)]表示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


2.2并发症率。研究组压疮、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炎与肺炎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
 


3结论

急性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患者卧床时间长,其支气管纤毛长期运动缓慢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导致患者往往表现为恶心呕吐或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同时该疾病发病急,造成机体极易产生焦虑、易怒与紧张等不良情绪,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处理手段,则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5]。

有研究报道[6],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详细掌握病情变化与预后情况后,给予其对症的护理措施,首先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详细掌握基础资料,定期监测心率、呼吸与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若体温过高则需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保护患者脑功能,同时定期协助其完成翻身或更换体位,确保患者具有舒适感,避免其发生压疮等并发症,并且嘱咐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开展尿路护理,避免发生感染。其次,病情恢复期间嘱咐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采用气垫床保护其受压部位,定期翻身确保患者具有舒适感,同时待病情稳定合理指导其开展康复锻炼,避免发生肌肉萎缩或肢体功能障碍等情况,促进病情早期康复。

陈敏清等研究中明确指出[7],预见性护理能改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措施避免发生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或静脉炎等并发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值较对照组高,研究组压疮、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炎与肺炎的并发症率(12.90%)较对照组(35.48%)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避免护理期间发生压疮、静脉炎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成荣.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1):299+310.
[2]刘艳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62-263.
[3]叶爱章,刘小娟,赵倩霞,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1):1547-1548.
[4]欧阳松.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95-4696.
[5]张坤.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应用要点[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3):3852+3848.
[6]杨霞.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189.
[7]陈敏清,杜伟娴,罗华,等.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便秘发生中的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9):80-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