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14:24: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纳入的12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研究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中心绞痛、高血压的总有效率91.94%、93.55%及,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80.6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运用于心血管疾病中效果明显,快速改善病情,减轻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预后提供保障。

关键词:应用效果;心血管疾病;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理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张卫国.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369-370.

引言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一系列关于循环系统的疾病,而循环系统是机体运送血液的主要器官与组织,一旦受损后可能直接影响机体健康,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或者治疗不当,随着疾病进展,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种类较多,不同药物可能产生不同效果,如何选择成为关键。随着医疗水平的完善发展,常规治疗已经无法获得满意效果,提出苯磺酸氨氯地平效果更好,但相关报道较少。我院对此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纳入的12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研究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42-78岁,平均(63.14±1.84)岁,病程1-7年,平均(4.12±1.08)年,疾病类型:心绞痛29例,高血压33例。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43-78岁,平均(62.89±1.52)岁,病程1-8年,平均(4.35±1.02)年,疾病类型:心绞痛28例,高血压34例。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杨子江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20020468,5 mg),口服,初始剂量为5 mg/次,1次/日,随后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身体状况调整,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 mg/次,1次/日。
\
 
1.2.2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心绞痛患者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40248,20 mg),40 mg/次,1次/日;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常州四药),国药准字H32023763,10 mg),口服,10-20 mg/次,2次/日;两组连续治疗三周。

1.3观察指标。密切关注治疗后病情变化,评估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SF-36),对比两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后相关症状消退,经检查病情稳定为显效;治疗后相关症状减轻,经检查病情好转为有效;治疗后相关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62×100.00%。SF-36评分:主要对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低[4]。

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 18.0统计系统,其中计量数据通过(±s)表达,利用t检查,而计数数据通过百分比表达,利用χ2检查,当P<0.05时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总有效率。研究组中心绞痛、高血压的总有效率91.94%、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80.65%及77.42%(P<0.05),见表1。

2.2治疗后SF-36评分变化。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
 


3讨论

目前,临床上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环境、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既往多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均取得过一定治疗价值,但效果并不明显,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不利于病情快速康复。氨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能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因此具有抗高血压作用。本品缓解心绞痛是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使外周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另外扩张正常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及冠状小动脉,使冠状动脉痉挛病人的心肌供氧量增加。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较低,主要为水肿、疲劳、头疼、失眠、恶心、腹痛、面红、心悸和头晕;较少见瘙痒、皮疹、呼吸困难、无力、肌肉痉挛和消化不良等。孕妇、哺乳期妇女和严重心衰者慎用;老年人及肾功能损害的病人无须调整剂量;严重低血压、肝功能不全者及对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过敏的病人禁用。

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临床指出苯磺酸氨氯地平效果更好,其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进入机体后能够防止钙离子跨膜进入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重要作用。其药理作用表现为:①防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从而降低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并对血管进行扩张,提高心脏能力;②可抑制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从而防止胆固醇堆积在动脉壁,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同时避免血小板堆积,防止血管平滑肌发生增生反应,进一步改善病情;③与失活的钙离子通道相结合,并延长复活时间,防止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从而阻碍去甲肾上激素产生的环节,从而对小动脉进行扩张[5-7]。本文研究结果中:研究组中心绞痛、高血压的总有效率91.94%、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80.6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稳定[8]。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改善病情,缓解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国华,陈迹,钟明,等.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2017,12(10):1576-1578.
[2]徐庚许.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观察[J].江西医药,2015,50(9):923-924.
[3]陈刚,宋敏,孙小东,等.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心可舒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15):2054-2055,2056.
[4]姜琼,黄俊,毛康,等.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29):4124-4126.
[5]杨宜歆,梁海军.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探讨[J].临床研究,2018,26(8):57-58.
[6]马慧云,周艳玲.40例高血压病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药物与人,2014,2(9):338-338.
[7]高辉.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与药理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12-13.
[8]唐国华,陈迹,钟明,等.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2017,12(10):10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