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4月22日本院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Barthel评分(85.56±3.62)分、Fugl-Meyer评分(66.98±6.41)分、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3.89±1.54)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
本文引用格式:陈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70,175.
0引言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为腔隙性梗死、脑栓塞等,属于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早期可因为脑部血管血流受阻和血流量停止,导致脑组织损伤,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具有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1],随着对此类疾病的深入研究,可发现脑梗死主要致病因素为大脑中动脉狭窄,其属于颈内最大分支,表现为双眼向对侧凝视、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偏瘫等,目前常通过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避免脑梗死进一步进展,恢复脑组织血供,配合氯吡格雷治疗,还可加速疾病康复,改善预后[2]。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面对10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时,还需采用奇偶数法分组,两组中各50例,人员均在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4月22日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缺失、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舌瘫等症状;(2)患者经头颅CT检查,可发现大脑中动脉主干存在闭塞现象;(3)患者存在皮质下失语现象。排除标准:(1)排除无法配合随访调查,临床资料缺失患者;(2)排除昏迷、脑出血以及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3)排除对本次试验药物过敏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64.39±4.51)岁,平均病程(12.65±2.62)个月;性别:男性28例,女性22例;合并症:16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14例合并糖尿病,20例合并高血压。对照组平均年龄(64.45±4.78)岁,平均病程(12.92±2.13)个月;性别:男性27例,女性23例;合并症:17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12例合并糖尿病,21例合并高血压。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脱水、脑保护、调节血压、降脂、降糖、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062354;河北御芝林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mg/片)治疗,每日1次,每次口服1-2片。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36589;海南普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75mg/片)治疗,每日1次,每次口服2片。同时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总有效率。
Fugl-Meyer评分[3]:总分为100分,主要评估患者当前四肢运动功能,若患者运动功能越接近正常,分数越高。Barthel评分[4]:若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分数越高,总分为100分,能够反映患者生活质量。NIHSS评分[5]: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为严重,分数越高,总分为42分,主要反映患者当前神经功能。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效[6]:患者语言障碍、眩晕、肢体麻木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所缓解,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神经功能恢复80%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神经功能恢复3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软件处理本次统计值差,当P<0.05,代表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大脑中动脉为颈动脉最大的分支,是脑内较为重要的动脉,因主干狭窄引起的脑梗死,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偏瘫、失语等症状,属于中老年常见的内科疾病,经数据统计,病死率高达13%,其次也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病残率,为了改善预后,还需加强药物治疗[7]。
对于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早期常运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降糖、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以阿司匹林最为常用,其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可发挥消炎、镇痛功效,通过抑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进一步预防脑梗死复发,恢复脑供血,防止组织血栓形成,虽具有一定作用性,但整体效果不佳。而氯吡格雷不仅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受体和二磷酸腺苷结合,还可恢复脑供血,改善神经功能[8]。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速神经功能康复,防止血栓形成,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对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防止脑血栓加重,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对神经功能损伤,用于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恢复脑供血,阻止血栓进一步产生,预防脑梗死进展。
参考文献
[1]李丕武,王海燕,张斌,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脑梗死稳定期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30):4209-4212.
[2]俞厚明,俞一超,张小平,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有效性[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7):1018-1021.
[3]郭荣云.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对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终点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0):1433-1435.
[4]虞莉娜,刘进香,席刚明,等.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致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2):1063-1065.
[5]孙进仓.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5(1):99-100.
[6]陈勇,倪洋,李鸿飞,等.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病人颈动脉状况及神经功能特点及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4):390-393.
[7]于海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13-114.
[8]李艳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4(6):18-18,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