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11:19: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和探讨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观察记录82例PICC置管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据此进行分析总结与处理。结果82例病患中有3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拔管的患者有6例,其余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进行有效处理,相应地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置管;并发症;原因;处理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李建琼,丁兰,雷丽霞,等.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271-272.

0引言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是指经外周静脉将导管插入到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的置管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输液手段,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为很多患者带来了便利。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本文就本院82例PICC置管患者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

 
1临床资料

本院共实施PICC置管术82例,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肠癌、恶性淋巴癌等病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21-81岁,平均49.3岁。对本院的上述患者采用观察记录法,对PICC置管患者每班护士做好记录。

2结果

因置管产生的并发症分别有:静脉炎8例(9.8%),送管困难7例(8.5%),导管阻塞6例(7.3%),穿刺失败5例
(6.1%),导管脱出5例(6.1%)。

3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

3.1静脉炎


静脉炎患者多发生在置管后1周之内[1]。导致这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置管时穿刺过于频繁或者患者输液时滴注速度太快,损伤了患者静脉瓣;其二是置管部位的血管,因肌肉频繁活动、挤压,损伤到静脉内膜。

3.2送管困难

造成送管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患者的自身因素,如患者的血管太过狭窄;患者精神状态未调整好,过度紧张导致血管痉挛;患者在送管进的体位不正确。操作人员的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在置管时,因操作技术和能力欠佳不能一次成功,频繁穿刺使患者静脉状况不佳[2]。

3.3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一是血液返流,二是药物在导管内积淀[3]。

3.4穿刺失败

首先,医务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操作能力是穿刺成败的关键,护理人员的操作不熟练、进行穿刺时环境嘈杂等都极易造成穿刺失败。以下原因应着重进行改进:重点是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因护士的穿刺技术存在瑕疵而造成穿刺失败的概率较大;除技术原因外,护士操作的工作环境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方面;最后是患者本身的原因即患者的血管缺乏弹性,使护理人员操作起来造成困难,进而导致穿刺失败。

3.5导管脱出

导管脱出一般是由于导管的固定欠佳、护理人员贴膜更换不良或者是患者进行了不当的活动等[4]。

4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区别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4.1患者出现静脉炎时的处理措施

静脉炎是PICC置管患者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该并发症分为血栓性静脉炎和非血栓性静脉炎两种。在患者出现静脉炎时,首先应果断暂停PICC管的使用,同时改变患者体位,让患者保持静卧、避免乱动,如患者症状无缓解,应立即拔管。对非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使用酒精对导管彻底消毒;对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则必须拔管,并给予患者溶栓治疗。

\

 
对发生静脉炎患者的治疗措施,可采用涂抹喜疗妥加百对邦的方式,也可使用局部湿敷的物理疗治,每天三次用95%酒精和50%的硫酸镁交替进行。还可以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包括:芒硝(200g)、冰片(10g)装袋外敷,四黄水外敷,丹参注射液湿敷,四黄膏涂抹等。但中医治疗五天后,如患者静脉炎症状无缓解,则应进行拔管处理。

4.2患者出现送管困难时的处理措施

对患者出现送管困难时的处理,应针对造成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进行:首先要根据患者的静脉选择导管型号,严禁用型号不符的导管进行推送;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交谈等方式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缓解患者的情绪,让患者尽可能地放松;让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以利于穿刺,避免因患者体位不当造成失误[5]。

4.3患者穿刺失败的处理措施

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不仅可以减少患者身心痛苦,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费用支出,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着力减少穿刺失败,努力提高穿刺的成功率[6]。首先,医护人员良好的穿刺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是穿刺成功的保障,进行穿刺操作的医护人员应当通过自己的练习和培训,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自身的穿刺操作水平。同时,在实际操作时要严格执行穿刺操作流程,减少穿刺失败;另外,对患者的紧张情结和恐惧不安的心理也要着重关注,在进行穿刺操作前,通过交谈和沟通,尽量平复他们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最后,对于穿刺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当提前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确保他们了解和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

4.4患者出现导管堵塞时的处理措施

对于外源性因素导致的导管堵塞,通过解除造成堵塞的导管扭曲、打折,恢复导管畅通;对内源性因素造成的导管堵塞,应辩明具体原因,采取静脉回抽、尿激酶通管等措施。

4.5患者出现导管脱出时的处理措施

在患者出现导管脱出时,应首先停止导管的使用,对导管外脱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通过X线检查确定导管在患者静脉中的位置、确定其是否在患者的上腔静脉中,通过X线检查结果判断导管是否继续使用[7]。为预防出现导管外脱,一方面进行操作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敷料更换时,应请注意动作的规范,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导管脱出;另一方面,对患者也要进行相关注意事项和知识的宣教,让患者理解,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轻动作幅度,严格遵从医护人员的要求,避免因患者活动过于频繁导致导管脱出。

5结语

PICC置管技术因其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的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减少了穿刺次数,可以有效避免多次穿刺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和伤害,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8]。但是,PICC置管技术难度较常规静脉穿刺大、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医护人员在实施穿刺时操作不当,会给患者带来相应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和医疗部门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PICC置管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减少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实施PICC置管操作时,医护人员自身和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至关重要,因此实施PICC置管操作的医护人员还应当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和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确保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时,调整好自己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PICC置管的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敏.关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方法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97-98,99.
[2]刘绿花,王征,殷小勇.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5):239-241.
[3]阳国英,江龙丽,孙梦琴.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7):7-9,10.
[4]张淑华.分析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0):176-177.
[5]张凤萍,陈新宇.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6):93.
[6]张艳.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618-619.
[7]孙秀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2):230-231.
[8]彭辉,李恒.PICC置管术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2):171-171,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