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后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5:17: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急性脑梗死病患接受早期溶栓治疗后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患15例(发病时间<4.5h),所有病患均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病患护理干预,对病患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5例病患在接受早期溶栓行护理干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1d内未见血管再闭塞现象,2例病患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病患接受早期溶栓治疗后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保证溶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实行。

关键词:护理干预;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本文引用格式:林卫琼.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后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315,318.

0引言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指由于脑血供突然中断后造成脑组织坏死,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此病发病突然,通常在睡眠时或者是安静休息时发病,且在发病后数小时或者是1~2d可达到高峰,临床表现主要为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情况较为严重的病患会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及早给予病患溶栓治疗可最大程度对缺血区域循环进行重建,从而减少脑梗死的致死及致残率[1],但是由于溶栓治疗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从而再次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需要给予病患护理工作进行干预。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探讨在急性脑梗死病患接受早期溶栓治疗后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脑梗死病患15例,所有病患均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病患护理干预,其中病患男8例,女7例,年龄51~74岁,平均(62.5±11.5)岁。

1.2方法

1.2.1早期溶栓治疗


给予病患0.9mg/kg阿替普酶(生产厂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60055)进行溶栓治疗,药物剂量最大不超过90mg;首先给予病患10%的阿替普酶进行缓慢静推,剩余阿替普酶在1h内静脉滴注完毕。

1.2.2护理干预

①溶栓后体位护理:急性脑梗死病患在接受溶栓治疗后,主要保证24h的绝对卧床休息时间,可采取头高脚低体位,不能过早下床活动,每隔2h可为病患进行一次翻身工作,对病患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的循环,同时保持受压部位皮肤干燥清洁,以免出现压疮的情况;待病患的情况稳定之后,可指导病患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以及关节畸形的现象出现。

②溶栓后饮食护理:在病患接受溶栓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患正确的饮食指导,叮嘱病患一定要进食低脂低盐的食物;同时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防止出现便秘;并且要避免剧烈的咳嗽,以免导致颅内压的增高;针对出现吞咽障碍的病患,护理人员可指导病患进食流质或者是半流质食物,饭后注意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清洁。

③溶栓后病情监护:医护人员需要对病患的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等体征变化进行观察,特别是对病患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测血压q15min×2h,其后q30min×6h,其后q60min×16h,测脉搏和呼吸q1h×12h,其后q2h×12h。

④溶栓后出血护理:早期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即为出血,据相关数据表明,出血转化率为10%~30%,因此护理人员在溶栓治疗后应对病患的牙龈、消化道、皮肤黏膜、泌尿道、鼻腔是否存在出血倾向进行严密的观察,对病患的凝血功能及时检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主治医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

2结果

本组15例病患在接受早期溶栓后,无严重并发症,21d内未见血管再闭塞现象,2例病患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对病患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溶栓治疗是临床普遍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保守治疗手段,同时据相关研究表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病患的预后情况越好,临床认为在急性脑梗死病患发病3~4.5h内进行溶栓治疗是最佳时机[3]。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溶栓药物即为阿替普酶,其属于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其在进入人体之后可选择性结合纤维蛋白,但不会激活血液循环中的纤溶酶原,同时其很少出现全身纤溶激活状态,且半衰期较短,无抗原性,通过加速溶解纤维蛋白实现恢复局部供血的目的,有着较好的溶栓治疗效果[4]。溶栓治疗后,为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该给予病患体位、饮食以及出血等护理工作,为了保证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溶栓前及溶栓中的护理工作也同样重要,我院通常给予病患以下溶栓前及溶栓中的护理工作。

\

 
①溶栓前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为病患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为病患讲解溶栓治疗的优势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取得病患的配合;由于急性脑梗死病患会出现神志不清、吐字不清、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病患及其家属均会出现焦虑、担忧、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病患及其家属多沟通,为其讲解溶栓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消除病患的担忧,并对病患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协助病患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②溶栓前准备:对于确诊的急性脑梗死病患,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对病患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护理评估,同时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肢体肌力、瞳孔以及意识等状况的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迅速准备好输液泵、吸氧设备等抢救用品,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血小板、出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并立即为病患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准备好溶栓的药物[5]。

③溶栓中护理:在病患接受溶栓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遵照医嘱对药物的使用时间、方法以及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还要做到药液的现用现配;同时溶栓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病患的血压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以免对缺血脑组织造成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病患接受早期溶栓治疗后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幸娜.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64-565.
[2]付迎菊.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69-270.
[3]蒋钰萍.急性脑梗死病人超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9):203-204.
[4]张新红.瑞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3):141-142.
[5]崔天亮.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172-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