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2 13:49: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1整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2例)与实验组(1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更多,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针对围手术期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使手术效果更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本文引用格式:赵晓梅.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65-266.

0引言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有子宫出血、白带多等症状,病情严重的会导致不孕[1]。临床上常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予以治疗,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安全性高,在切除肌瘤的同时保证子宫完整。同时,配合围手术期仔细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使手术更加顺利[2-3]。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如下是详细的探讨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1整年收治的2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例,年龄40~50岁,平均(44.46±3.09)岁;肌瘤直径3~8cm,平均(5.47±1.24)cm;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2.36±1.07)年。实验组13例,年龄40~50岁,平均(45.63±4.11)岁,肌瘤直径3~7cm,平均(5.61±1.15)cm,病程1~5年,平均(3.24±1.31)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微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和相关检查、手术切口疼痛护理、饮食情绪护理等。(1)患者入院后准备手术时,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详细的手术事宜和注意事项等;(2)手术时,由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切口的止血护理、手术后的镇痛处理等;(3)提供饮食护理,即相关营养支持、提醒病人注意忌口等;(4)对患者进行情绪护理,在患者情绪不好时,及时给予心理抚慰,调整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1.2.2围手术期细节护理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1)手术前的细节护理。在手术前3d,每天进行必要的阴道清洗,以避免术后发生感染;对患者肚脐周围皮肤进行清洁,做好相关手术准备工作。与患者及其家属悉心沟通,掌握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等。针对患者的紧张、不安,给予抚慰和疏导。为患者讲解详细的手术过程,并强调腹腔镜手术方法的安全性。结合成功案例讲述子宫肌瘤从形成到切除的治疗过程,护理人员也能借此巩固一下护理要点和细节之处,避免手术时出现突发状况而慌乱。

(2)手术过程中的细节护理。进入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首先要仔细确认并检查好手术器具、药物等,并合理调节手术室内的温湿度。然后对患者介绍一些手术设备的使用,并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加治疗信心。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调整液体输入速度、保护患者隐私部位等。

(3)手术后的细节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注意监护患者的心电、血压、呼吸等情况,及时检查患者是否有出现出血、休克等症状的征兆。并注意保持患者均匀的呼吸,随时回访病情。术后6h予以流食护理,7d后饮食恢复正常[4]。叮嘱家属准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并针对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协助患者翻身、按摩、适宜的肢体活动等,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叮嘱家属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予以患者问候和关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

1.3观察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越短、出血量越少表明护理治疗效果越好;(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护理满意度,共20个项目,总分100,包括手术前、中、后期的护理: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80~89分为基本满意;评分在65~79分为一般;评分≤64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实验组效果均比对照组更好,且组间差异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的人数更多,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不满意的更多,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引入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治疗方法,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很大的保障[5]。其中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也比较重要,因为就患者而言,对腹腔镜下切除术会产生焦虑、抵触的情绪,害怕子宫受到影响而导致不孕。所以,在手术前需要有效的护理方法予以配合,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6]。

本文中的研究方法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总结一下护理的要点,首先要把患者放在首要位置,以患者的角度看待手术和疾病,细心地为患者进行相关讲解和疏导。其次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各种状态,不放过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及时给到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悉心护理。最后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把护理真诚、温暖的关心传达给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治疗,以保证达到最好的疗效[7-8]。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针对围手术期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筱梦.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83-84.
[2]Bean EM,Cutner A,Holland T,et al.Laparoscopic myomectomy:A single centre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514 patients[J].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2017,24(3):485-493.
[3]丁冬霞.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207-208.
[4]吕淑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80-181.
[5]于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302-303.
[6]Zhang Y,Gu X,Meng Y,et al.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and hysteroscopy on ovarian function,immun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sexual life of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at different ages[J].Oncology Letters,2018,15(3):2929-2934.
[7]刘亚芝,刘名佐怡.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J].智慧健康,2018,4(32):125-126.
[8]马玉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247-2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