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使用一体化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观察组54例采用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救治时间(38.5±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干预在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运用效果显著,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一体化干预;运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娅娅,杨阳.观察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使用一体化干预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97,300.
0引言
随着社会工业及胶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意外性创伤事故频发,数据显示每年有上千万人因突发性事件致死[1]。医院急诊科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有效性、及时性、准确性决定了患者的存活率及存活质量。以前急诊科在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过程中运用分科救治、分科会诊的方式,但这种救治方式下“重专科、轻整体”现象非常明显,往往造成黄金抢救时机的错失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抢救效果[2]。我院在急诊科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方案中运用一体化护理干预方案,效果令人满意,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0例;年龄21~73岁,平均(40.8±0.2)岁;创伤原因包括挤压伤15例、爆炸伤8例、斗殴致伤10例、意外性交通事故损伤21例。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20~70岁,平均(40.5±0.5)岁;创伤原因包括挤压伤13例、爆炸伤11例、斗殴致伤16例、意外性交通事故损伤1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措施,分科会诊、分科抢救,遵医嘱执行护理配合,打开静脉通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完善术前准备工作。观察组执行一体化护理干预方案:①制定和遵守急救护理程序: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后,按照制定好的急救护理操作流程实施护理。第一步是快速、全面评估伤情,检查气道、呼吸、出血、循环、感知觉等情况,评估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第二步是确保呼吸道畅通,给氧,配合切开气管、气管插管。第三步建立静脉通路,采集检验标本及血液标本。第四步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出血、包扎固定。随后遵医嘱做好手术准备。②组建急救护理小组:急诊科专科护士组建成一个小组,组长由经验丰富、年资较高的主管护师担当,组员分工明确。在严重创伤患者进入急救室后,医疗组、护理组立即合并,并分工协作,打开绿色通道,协调其他科室配合,保证顺利完成抢救工作。③与其他科室衔接:进入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必须接受相关检查、手术或接受其他科室支持治疗。护理人员要在转诊前与相关科室做好沟通工作,说明患者病情、所需急救措施等,让其他科室做好接诊准备,以便患者到达转诊科室后能立即接受检查和治疗,节省抢救时间。④生命监测和支持:在严重创伤患者接诊后就要全程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工作。严重创伤患者伤情非常严重、变化迅速,院内、院外转运都需提高警惕。有必要在转运前向家属说明这其中的风险性,并在转运全程携带除颤仪、呼吸器、吸痰器、氧气袋、注射泵等。同时,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循环、瞳孔变化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有效救治时间和有效率,其中有效救治时间是指入院至急救结束所用的时间。救治后患者生理功能完全正常为治愈,基本康复出院、遗留后遗症则为好转,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标准为无效。
2结果
观察组有效救治时间(38.5±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极高、急诊救治难度大。研究发现发生严重创伤的患者有3个死亡高峰期,分别是伤后几分钟、伤后6~8h、伤后数周,伤后几分钟、伤后数周内的死亡因素主要与受伤部位、时间、前期治疗等有关,伤后6~8h内死亡率则与急诊救治速度、救治质量相关,属于可控制性因素[3]。实践表明伤后1h是挽救生命、降低致残致死率的黄金时间[4]。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下急诊科护理从传统的救治环节之一转变为全程救治中心,囊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多个缓解,省去了不必要的转换环节和无缝衔接救治,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5]。本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所以说,一体化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救治严重创伤患者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少红.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应用院前创伤评分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2):71-74.
[2]李银娥.个体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654.
[3]许燕,盛悦,王芝,等.严重创伤病人急救护理策略应用与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6,14(13):1356-1358.
[4]姜玲,杨晓萍,孟凡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多发性骨折救治中应用体会[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6,4(4):225-228.
[5]陈志会,韩鹏飞,刘爽,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刍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3(5):287-2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