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MRI 在直肠癌放疗前后肿瘤浸润深度评估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0 14:58: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将MRI用于直肠癌放疗前后肿瘤浸润深度评估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7例直肠癌患者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照,评价MRI对直肠癌患者放疗前后肿瘤浸润深度的评估作用。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前行放疗后,共21例(56.76%)出现肿瘤T分期降期,其中2例复查MRI,无显著肿瘤信号,经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出现显著的肿瘤进展。患者行放疗后共19例(51.35%)患者出现CRM转阴;和病理学T分期相对比,MRIT分期准确率为81.08%(30/37),具有较好一致性(k=0.625,P=0.000)。结论对直肠癌放疗患者而言,应用MRI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具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值得应用。

关键词:MRI;直肠癌;放疗;肿瘤浸润深度

本文引用格式:刘旭,刘艳艳.MRI在直肠癌放疗前后肿瘤浸润深度评估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173,177.

0引言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肿瘤,多于45岁以上发病,近年来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1]。本病发病病因与饮食习惯、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相关,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局部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最终引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放疗为临床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前放疗可引发肿瘤退缩,出现炎性改变、局部水肿、坏死等,可对治疗的影像学评价造成一定影响[2]。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直肠癌患者MRI影像资料,旨在评价其对放疗前后肿瘤浸润深度的评估作用,报道见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共收治直肠癌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2~72岁,平均(56.34±2.79)岁,肿瘤下缘距齿状线1~9cm,平均(5.23±0.45)cm,术前分期ⅡA期11例、ⅡB期4例、ⅡC期1例、Ⅲ期21例。所有患者经肠镜病理学均确诊为直肠癌,且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新辅助放疗,放疗机器为新华XHA1400,应用CT模拟定位,选择调强放疗技术,DT50Gy,25次/5周。术前2~6d协助患者行直肠MRI复查,行术前评估。MRI检查:使用仪器为西门子生产的3.0T超导型MR仪,嘱患者取仰卧体位,由髂前上棘至股骨上段进行扫描检查,先进行轴位T1WI、T2WI扫描,随后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2WI抑脂序列扫描检查。参数设置:层厚、层距分别为3mm、0.3mm,矩阵为336×286,FOV为(210×210)mm。扫描结果由两名影像科及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进行共同阅片,以分期标准为依据,对患者放疗前后CRM、T分期进行评估,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MRI评估准确性进行判断。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对一致性进行检验(Kappa检验)。

2结果

2.1MIR检查结果分析


本组37例患者术前行放疗后,共21例(56.76%)出现肿瘤T分期降期,其中2例复查MRI,无显著肿瘤信号,经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出现显著的肿瘤进展。患者行放疗后共19例(51.35%)患者出现CRM转阴。

2.2直肠癌患者放疗前后MRI和病理T分期分析

MRI和病理学T分期相对比,MRIT分期准确率为81.08%(30/37),具有较好一致性(k=0.625,P=0.000),详见表1。


\

 

3讨论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便次增多、肛门坠胀等,若不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治疗,可发生远处转移,甚至危及生命。术前对患者进行放疗,可有效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的风险,提升手术切除率,有效保留肛门功能[3]。但不是所有患者均适应放疗,少数患者对放疗敏感性较低,甚至在放疗过程中导致疾病进展。因此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手段监测、有效评估治疗强度及方案,对提升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病理学检查可有效判断直肠癌患者预后,但仅在术后可进行评估,无法在放疗期间进行监测,可出现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不良现象,影响临床治疗结果[4-5]。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MRI逐渐用于直肠癌放疗评估中,并取得较好效果。其具有高分辨成像序列,可直观、清晰地显示直肠壁各层的结构,对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量等进行精准评估[6]。放疗后对患者行直肠MRI复查,对患者T分期降期进行再次评估,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重要指导意见,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7]。肿瘤位置、信号强弱、范围等为MRI评估的关键因素,通过MRI三维成像可对肿瘤缩小程度进行精准测量,和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8]。本次研究中结果中,MRI和病理学T分期相对比,准确率为81.08%,具有较好一致性,提示MRI在评估直肠癌放疗前后浸润深度中具有一定价值。

综上所述,对直肠癌放疗患者而言,应用MRI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具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浩,上官景俊,梁继刚,等.MRI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肿瘤浸润深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5):496-497.
[2]刘小银,刘广健,文艳玲,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7,14(6):17-22.
[3]仲光熙,吕珂,戴晴,等.直肠腔内弹性成像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浸润深度降期的评估[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1):51-55.
[4]崔春艳,田丽,刘立志,等.MRI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无瘤生存期的评估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37(3):450-455.
[5]刘英强,陈淅涓,姬社青,等.磁共振成像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术前再分期的评估价值[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5):1345-1347.
[6]张建新,杨钊,樊鹏,等.MRI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8,40(2):121-126.
[7]张翀达,张红梅.MRI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6,5(4):303-308.
[8]么旺,滕翀.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直肠癌术前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准确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115-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1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