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对早产儿出院后进行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的价值与影响。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共计12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早产儿分为两组进行干预,观察组60例接受随访管理与早期干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早产儿病症发生几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应用于早产儿出院后管理中,效果理想,是值得推荐应用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张莹.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98-299.
0引言
早产儿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这是新生儿出生时的一种常见情况,早产儿主要指的是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早产儿在出生的时候体重较轻,与正常新生儿是不同的,存在着较高的死亡率,即使没有造成死亡,也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害,由此,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方法备受人们重视[1]。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升高,很多先进的治疗手段的介入,使早产儿死亡率大大降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作为早产儿中的一项重要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早产儿护理临床效果。本文将本单位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资料纳入研究中,分析并探讨对早产儿实施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的效果与价值。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共计120例,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将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一组接受有效的随访管理与早期干预,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男性早产儿有30例,女性为30例,孕周为(32.77±2.55)周,出生体重为(2.23±0.12)g。在观察组中,男性早产儿有40例,女性早产儿为20例,孕周为(32.25±2.12),出生体重为(2.33±0.48)g。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较性[2]。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对早产儿在出院后实施定期随访,主要措施为
1.2.1建立随访档案
建立早产儿定期随访监测网络,档案中主要包括这些内容:早产儿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出院诊断、出院后随访内容、健康指导等等。
1.2.2定期监测
定时检查早产儿的智力发育、体格发育、神经运动发育等情况,并指导家属正确喂养早产儿的方法,并指导其做好早产儿的康复练习、早期教育训练等[3,4]。
1.2.3早产儿的运动疗法
①抚触:在新生儿期,要及时对早产儿实施抚触,根据早产儿的实际发育情况,进行俯卧抬头、翻身及拉坐等运动的护理,仔细检查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实施早期锻炼,提高早产儿的发育效果。②婴儿体操:用手抚触婴儿进行弯曲、伸直、向上、向下运动。③爬行训练:进行手掌、头部、小腿内侧及脚掌活动。
1.2.4作业疗法
早产儿平时的进食、与他人交流、玩耍等,并与早产儿的力量及需求进行结合,协助其玩玩具,改善小肌肉运动技能、听觉等能力。
1.2.5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的实施能够很好地改善早产儿的肌肉张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家属要帮助早产儿做好各项高强度的训练,提不断提升肌肉控制能力。
1.2.6语言疗法
语言疗法的实施有利于调整早产儿的呼吸节奏,提高早产儿咀嚼所需的肌肉协调能力。要求早产儿家属要训练宝宝嘴唇、嘴巴和舌头的功能,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与沟通,增强宝宝的交流能力。并且,还需要根据早产儿的言语功能具体情况对宝宝的语言反应能力及说话能力进行培养[5]。
1.2.7预防疾病
对可能引发的疾病做好相关的预防,对早产儿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以便能够尽早发现早产儿身体存在的异常,及时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2检验,以得到的P<0.05来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早产儿病症的发生率情况见表1。
2.2比较两组满意度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早产儿比较常见,这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无论是什么原因早产儿都是还没有足月就被迫离开母体,这对婴儿的发育与成长均是十分不利的。婴幼儿时期是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容易造成中枢神经损伤情况,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损害,增加了大脑的发育不良。早产儿和足月出生儿是有较大差异的,早产儿的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差,由此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升高[6]。在早产儿离开医院后回到家,也需要家长用心的呵护,若喂养不当,可能会引发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受到阻碍,对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随访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患者住院后的诊疗情况进行信息反馈的过程然后使医护人员能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随访方式主要包括:家庭访问、定期预约门诊、通讯联系等。早期干预指的是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教育、保健、营养、医疗等系统的服务。对早产儿实施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显著提高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及运动发育效果。出院后对早产儿的情况进行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及运动智能发育、听力系统发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及时针对早产儿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措施,这些均对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7]。
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到的结果为:观察组早产儿病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这说明,出院后随访及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病症发生概率。另外,早产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总之,对于早产儿实施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措施,在早产儿出院后,要做好定期及规范化的随访管理,并与早产儿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结合,做好早期干预工作,这样有助于早产儿取得理想的干预效果,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8]。
参考文献
[1]夏晓芹,卢庆晖,何丽平,etal.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6):58-60.
[2]贾小莉.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34):345-346.
[3]沈清清,李振香,任香娣,etal.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227-1228.
[4]陈宇香.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8,42(11):19-20.
[5]周蕾,蔡勇,梁少珍,etal.早产儿出院后1年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神经、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21):101-104,108.
[6]郭萍.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9(24):85-85.
[7]林树荣,林茜婷.探讨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综合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147-147.
[8]赵俊英.强化母乳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积极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278-2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