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护理采取人文关怀的效果,因此选择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人文关怀)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均为我院肿瘤科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肿瘤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时采取人文关怀干预,有效缓解治疗期间的不良兴趣,在一定程度改善与提升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护理干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陈琳,石秀茹.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329-330.
0引言
人们习惯将恶性肿瘤成为癌症,病因主要为细胞异常增殖造成,随着人们年龄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增加。病情严重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出现病情急剧恶化产生死亡[1]。同时,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后,绝大多数患者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放化疗治疗时带来严重副作用,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并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让部分患者丧失活下去的信心[2]。人文关怀建立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基础上,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时采取人文关怀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提升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文中主要探讨恶性肿瘤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总结归纳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我院肿瘤科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依据红蓝球法分成采取人文关怀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基本资料:男3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45.23±6.23)岁;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男30例、女20例;年龄32-77岁、平均(47.12±8.4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情等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并做好病情观察,指导患者根据医嘱用药,做好日常护理。
1.2.2观察组患者治疗采取人文关怀干预:①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放化疗治疗期间,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使其承受极大痛苦,这时患者情绪比较暴躁、焦虑,护理时需要根据每位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安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清楚病痛原因,同时利用心理暗示、音乐或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缓患者疼痛。②疼痛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疼痛机制、评估疼痛等级并对止痛药进行了解,练习深呼吸及咳嗽方式,叮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同时医院可以印制专门的健康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在帮助患者掌握疼痛管理方法的同时,减少对放化疗后疼痛的恐惧感。③饮食护理干预。主治医生通过一对一方式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主要包括身体状况、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对患者做出准确营养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恶性肿瘤患者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摄入脂肪量与糖量。如果患者自身存在肥胖情况,日常饮食控制胆固醇摄入,避免食用油腻、增脂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控制体重增长。同时指导患者食用黑木耳、豆制品、海带、新鲜水果、牛奶蛋类等,实现健运脾胃。④健康教育干预,患者就餐后鼓励其运动,适量行走避免过度劳累,嘱咐患者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患者完成行走后护理人员及时监测与检查患者各项指标,确保生命体征稳定。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与扎实基础的教员,指导患者合理运用,定期上门指导患者运动,不定期电话指导。鼓励恶性肿瘤患者适量运动,控制运动强度,锻炼在晚餐后1 h后进行,控制时间在0.5 h左右,每周大约4-5次,常见项目包括步行、慢跑、太极拳等。⑤亲情支持护理。护理人员要鼓励家属支持患者治疗,并指导家属掌握日常护理的要点,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并进行开导,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治疗。
1.3评价指标。①SAS评分、SDS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愈发严重。②生活质量评分。选择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分成功能子量表与症状子量表,前者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后者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③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数据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
2结果
2.1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对比。具体如表1所示,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功能子量表、症状子量表评分对比如表2所示。
2.3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3所示。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治疗期间,患者心态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通常确诊后患者都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3]。临床护理时广泛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方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5]。本次研究表明:人文关怀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功能子量表、症状子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显著;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总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时采取人文关怀干预,有效缓解治疗期间的不良兴趣,一定程度改善与提升肿瘤患者
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护理干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剑平,徐成凤,左玉芹,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关爱服务的临床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11):40-42.
[2]王圆媛.优质护理结合人文关怀在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9):4197-4198.
[3]林淑华,林珊妹,李丽婵,等“.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8):127-129.
[4]王群如,陈小平.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6):80-81.
[5]王竹.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44):2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