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对临床检验质量不断提升的价值。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不同科室在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集的护理人员,共计60名,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护理人员。在检验分析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对护士进行严格的护理训练,并按照培训内容实施操作。结果比较两组检验分析前检验样本质量出现问题的比例,观察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检验样本质量,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加强检验与护理有关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详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在工作中注意一些事项,规范操作,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不断提升检验质量,造福于患者。
关键词:检验分析;护理工作;临床检验;质量保证
本文引用格式:黄禄.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与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85,293.
0引言
在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临床检验分析工作是重点步骤与方法。检验分析工作的质量高低对疾病诊断准确率是有重要影响的。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与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有紧密的联系[1]。检验分析前的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样本储存和样本运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稍有疏忽,都会严重降低检验质量。那么如何保证检验分析前质量,这是需要临床中相关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2]。本文针对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与临床检验质量保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不同科室在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集的护理人员共计60名作为研究资料,按照一定的分组原则将全部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30名护理人员。在观察组护理人员中,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2-53岁,平均年龄为(36.2±0.9)岁,其中包括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护士的学历包括中专、大专与本科。在对照组护理人员中,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3-53岁,平均年龄为(37.0±0.6)岁,其中包括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护士的学历包括中专、大专与本科。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在实施研究前,对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检验前有关护理要求的培训,使护士对检验标本留取或采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有详细的了解与掌握,要求护理人员按照培训内容进行操作,要告诉患者在采集检验标本前应该注意的事项[3,4]。
对照组护理人员仅依照常规护理规范实施操作。对两组不同环节护理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并分析,并对比两组的检验样本质量等。
2观察组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
2.1患者准备
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患者的准备工作,所以患者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引起护士的重视,因为患者如果准备不足,不符合要求,那么势必会影响检测结果。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准备的事项主要有:饮食、心理状态、药物使用及禁食时间等。因为饮食会引起机体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护士要告知患者在进行检测之前要空腹达到12小时,以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5];告诉患者检查前一天不要喝酒,因为酒精会导致ALT和AST的测定值迅速升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对患者进行采集样本之前,嘱患者要保持心态平稳,消除那些能够引起不良心理情绪的因素,因为心情不佳会严重影响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值。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6,7],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情绪平稳的面对检查,以取得准确的检查结果。另外,由于不同药物可能会引起机体胆固醇、血糖、ALT及AST的测定值出现异常,所以,护士在检查之前护士要对患者的近期用药情况进行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预防用药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禁食时间过长也将会对血浆浓度及胆红素清除率带来影响,使得检测结果中血清中尿酸盐、酮体和甘油三酯等成分浓度升高,使血浆中钾、钙及磷酸盐浓度的下降,所以这方面也要引起重视,多加注意,并将这些情况告知患者[8]。
2.2样本的采集
在开始采集样本之前,护士要先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是否正确,并审核申请单是否有问题;合理掌控采集时间,通常标本均是在清晨采集的,针对急性心梗患者,检验肌钙蛋白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6h左右;在采集标本之前嘱患者要保持心态平稳,采集标本所用的真空采集管要选择合适的型号,抗凝的血标本在采集后需及时摇匀。另外,采血的部位等要选择正确,严格控制压脉带捆绑时间等[9]。
2.3样本储存和样本运送
储存样本的容器要牢固,在运输样本过程中避免出现容器损坏及标签遗落等问题。在样本运送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度摇晃标本。样本运送至检验科后,应对样本进行严格验收,对样本外观和剂量等进行认真检查以确保没有问题。
3统计学分析
对全部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应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采取2检验,以得到的P的数值进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分析。
4结果
通过深入分析与探究,对照组检验分析前检验样本质量出现问题的比例约为50.00%。观察组检验分析前检验样本质量出现问题的比例约为16.67%。经比较,两组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检验样本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5讨论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本院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情况。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施检验分析前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整个检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0],所以,临床医务人员要对此需有足够的认识,并做好检验分析前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多与检验科人员进行沟通,掌握正确的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操作行为,及时总结回顾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漏洞,及时应用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为广大患者造福[11-12]。
参考文献
[1]曾洁,赵海舰,张传宝,等.19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分析前变异和个体内生物学变异[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8):776-781.
[2]文三玉.护理因素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4):91-93.
[3]刘慧琴,徐爱明.不合格血标本1752份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613-618.
[4]李惠玉,祁静,杨琛.366例不合格血标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6):76-77.
[5]刘五香.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B):116-117.
[6]吴金栋,周英.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与临床检验质量保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235-236.
[7]李翠萍.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检验血标本检验结果分析前质量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8):217-217.
[8]王明芳,徐歌.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1):117-117.
[9]陈春华.分析前质量控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6):27-27.
[10]冯铁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2):122-123.
[11]葛伟.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1):119-119.
[12]申子瑜,曾洁.检验分析前护理工作与临床检验质量保证[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