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用于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9年1月处于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15d后比较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用于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效果好,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临床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袁文云.低分子肝素钠用于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89-190.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上常常发生的呼吸系统疾病,且常见人群是老年人群[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会因为病情的发展使自身缺氧情况加重,从而提高肺心病或者肺动脉高血压等不良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极大的程度诱发肺心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2]。在老年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就是抗凝治疗,运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但这些方法对患者的病情缓解率很低,并且会使患者存在较强烈的炎症反应,血液会呈高凝状态。据了解,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改善体内血液流动,恢复患者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并且低分子肝素钠具有很好的抗炎症的作用[3]。因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用于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至2019年1月处于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61-86岁,平均(68.25±7.53)岁;病程1-5 d,平均(3.12±0.41)d。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62-81岁,平均(67.54±6.31)岁;病程1-6 d,平均(3.34±0.46)d。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学检查确诊。②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护理工作。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患者。②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患者。
1.3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①给予患者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化痰止咳治疗、平喘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和强心利尿的基础治疗[4]。②每日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包括:①给予患者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化痰止咳治疗、平喘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和强心利尿的基础治疗。②对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钠(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33)皮下注射治疗,每次5000 U左右,一天注射一次,持续注射一周即可。③每日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记录。
1.4观察指标。①患者肺功能指标。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FVC与FEV1测量指标。②治疗效果。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改善显著记为显效,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有所改善记为有效,病情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记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呼吸道气流受到阻碍,从而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是一种临床上常常发生的呼吸系统疾病,且常见人群是4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因为病情的发展使自身缺氧情况加重并促使血小板激活,从而提高肺心病或者肺动脉高血压等不良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引起患者的全身炎症。根据调查研究得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间,患者病情严重,发病速度快,死亡率较高,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5]。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干预对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老年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就是抗凝治疗,运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但这些方法对患者的病情缓解率很低,并且会使患者存在较强烈的炎症反应,血液会呈高凝状态。据了解在临床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改善体内血液流动,恢复患者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并且低分子肝素钠是成分安全的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炎症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钠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加快肺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让患者缓解病情,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低分子肝素钠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能够让药物在患者的体内迅速的发挥药效,让患者充分吸收提高治疗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还可以做到有效防止血小板凝结,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等相关指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的治疗方法,运用低分子肝素钠对患者进行治疗是极为有效,并且安全可靠的。但是,由于每一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病因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时应加强患者病情监测,善于根据患者恢复调整药物疗程,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科学性。
综上所述,在进行D-二聚体升高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相比于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措施,运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且进行治疗之后并无任何副作用产生,整体上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亚林,韩可兴,荣令,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12(15):10.
[2]徐婕,曾龙飞,龚建祖,等.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9):142-145.
[3]张文喜,段达荣,张震宇,等.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血浆NT-ProBNP、Cys、凝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61-65.
[4]李雪英,胡苏萍,陈国忠,等.炎症反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及其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7,57(01):77-79.
[5]王君兰,包勇,练祥忠,等.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21):1606-16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