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院是为人们健康、生命安全提供保驾护航服务的特殊场所,随着当前市场环境竞争不断激烈,加上卫生体制改革程度不断深入,医院在社会当中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和突出。为了保障医院资深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提供高质量的医护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也应该保持优越性、先进性,医保科卫生事业管理质量跟不上需求从而在制度、资金、人才以及服务方面的缺陷问题日渐严重,因此需要对当前的管理现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对导致管理缺陷问题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寻求解决的手段以及后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医院;卫生事业;管理现状;发展思虑
本文引用格式:张学彬.医院医保科卫生事业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15-216.
0引言
新疆的医疗事业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在这个摸索过程中制度跟不上医疗技术的前进速度是必然存在的过程,虽然医院医保科卫生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1医院医保科当前卫生事业管理取得的成就
在区域卫生管理部门的带领下使得医疗卫生单位各个权责方面得到了明确,诸如应该具备的功能、权益还有责任,大致实现了医院、乡卫生、农村卫生的三级联网,医共体工作的推进实现资源共享,极大程度发挥了医院对于下层卫生机构的辐射还有保障功能[1],通过医共体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加大了对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以及管理的援助,让城镇、农村两者的卫生差距逐渐缩小,确保农村居民也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有助于推动与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目标。
在医疗硬件设备还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无论是医疗环境还是对于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设备投资都不断增加,医共体工作的推进是管理进一步精细化,极大程度提升了新疆区域医院对患者的诊疗水平[2]。
在管理方面,医疗功能定位逐渐明确,对于以往常规的医疗资源结构还有布局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医疗资源的相关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县级医院人口公平性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惯例“相对平均”的标准[3]。这个数据提示了卫生资源对于群众而言的普及性,对于需要的患者要得到对应的诊疗更加容易,老百姓对政策了解的渠道也更广泛,参保患者的权益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也提示了新疆区域的医院医保管理水准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缓解患者看病困难奠定良好基础并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2医院医保科当前卫生事业管理存在的困难
作为区域医共体医疗卫生单位龙头,对应医院的管理和诊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区域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要通过有效的运转带动,还有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村卫生室的良好的指导、带动还有辐射作用,来让区域中的百姓看病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而在面对各种天灾人祸以及突发意外事件的时候能够有效处理,全面保障区域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4]。但在现实当中,各个层次的医院、卫生院之间的联系性和配合性均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医院在医保资金的管理上难以发挥自身的龙头作用,无论是管理、指导还是个专科的培训均无充分的发挥本身优势,所带动的功能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解决基层分级诊疗落地的有效途径和政策要求,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又是确保医共体从形式走向实质、确保分级诊疗落地的必要政策保障。而这是各层级医疗机构在构建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的问题[5]。
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得到了大力的投资与支持,但是有部分设备依然不能够达到国家的需求和标准,需要更进一步的重视建设投资力度,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院前急救、精神病诊治、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机构建设等,这些领域对于资金和人员要求极大,但缺乏相应的资金和医务人员导致计划目标实现难度偏大。卫生资源结构分布不合理,配置同时存在过剩和不足的情况,需要重新调整布局。医疗人才队伍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参差[6],基本而言难以达到当前医疗环境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总量不足,医护人员分布不均匀,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全科医生特别是具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较为稀缺,造成各级医院各个专科人员稀缺,护理人员的数量存在不足,待遇和生活条件的局限性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7]。部分医院还没有形成一个满足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格局分布,医学人才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管理不规范,政策落实难以有序进行,质量与资金方面缺乏有力的保障,难以协调多个方面进行配合,而卫生人员的缺陷在于人力资源的培训方面不足,对于上岗的医护人员再培训也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对于医护人员整体工作在评估的时候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限制了整体服务质量。
中医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跟不上区域群众的需求,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上升,基层老百姓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基层的中医药医疗机构无论从规模、人员、设备等方面都是相对比较欠缺的,体制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素质不过关,结构不合理,人才方面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
3解决思路
推动医院在当前具备的医疗服务基础上定位本身的重点,强化预防保健、中医中药、康复治疗以及护理服务等领域的建设,改善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诸如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让各个层次医疗机构之间联系性进一步加强,网络能够进一步健全,加快信息共享步伐,能够进一步提升对于区域当中弱势群体的基本卫生服务能力,让经营规模、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使区域性医疗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根据本身的特点和资源制定对应的优惠措施,除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培养人才的措施,需要调动各个领域的力量,大力增加对人才的人文关怀,先引进或者培养出能够满足较高层次的卫生专业以及学科专业人才,在职务、职称、激励机制方面适当调整与倾斜,留住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环境。在重视人才的过程中要对人才结构进行调整,让人力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
发挥政府的协调引领作用,在政府的引导下让卫生资源能够被调整并进入到规范管理范围当中,政策调控可以让制度的发展更为健全,配合市场调节,让供求关系和竞争体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同时重视资源配置的调整以免出现多次建设的情况以浪费资源,提升卫生资源的有效率以及优化程度[8]。
医保卫生事业管理建设方面应该保持重视,对于部分医院而言要建立起县级医院医保管理干部持专业证上岗的制度,重视医保管理专科的发展以及正确规划,同时提高专科的建设与管理力度,强化临床骨干人才培养。抓住国家扶持的机会,通过东西部地区省级医院的支援政策优势,让低层医院和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之间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对口支援协作联系性,通过上层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推动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速度,在带动之下使得全科医生制度得到建设、健全、完善,提升医护、管理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让医疗资源、管理资源最大程度的得到整合与调配,发挥最大的功能。
4小结
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均呈现出了明显提升,对于本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平均,部分地区存在看病难与看病贵的情况,因此要重视关于医院医保科责任制度的强化和建立,通过分类管理以及引导资源分配的方式,避免医疗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辉,暨宜彰,王冬,等.时间序列模型在医保总额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4):261-263.
[2]陈滨涛,王建玲,佘敦宇,等.分级诊疗医保联动机制研究背景、主要发现及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2):121-123.
[3]甄昌浩,王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院管理水平[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6):646-648.
[4]李文静,李敏.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2):252-254.
[5]李姝.基于医疗流程信息化再造的卫生服务模式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38(5):16-20.
[6]林智敏.现代医院管理中行政总值班现状及对策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3):71-73.
[7]郭洪伟,尹文强,赵延奎,等.基于岗位胜任力与导师制的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实训教学体系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32(3):76-77.
[8]李姝,刘娜,王明举.基于医疗流程信息化再造的卫生服务模式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38(5):16-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