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护理干预策略在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需要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科内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治疗有效率、治愈率、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整个住院过程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以及治疗有效率上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整体所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很好地促进治疗的作用,提升了治疗效果,使患儿整体的住院所需时间得到了缩短,保障了患儿的健康发育。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干预;治愈率;住院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杨艺.小儿支气管肺炎3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59-260.
0引言
支气管肺炎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因为年龄小的特点,决定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易配合、易反复等特点。而且,肺炎不能都得到有效控制,有较大发生心衰、脑炎等的风险[1-2]。为此,更好地对于患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是保障患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对于患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我们探讨护理干预在对于患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所起的辅助治疗作用,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需要接受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以及憋喘症状;且肺部体征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干湿性啰音;影像学上,同样支持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所有患儿的年龄在3个月至4岁。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两组患儿之间的年龄情况、疾病具体严重程度、患儿家属护理状态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科内常规的护理策略,观察组采取有效的干预护理策略,具体实施如下。
1.2.1对症治疗性护理
对于入院的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对于血氧饱和度较低的患儿及时进行遵医嘱吸氧以及畅通呼吸道,并记录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
1.2.2体位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小,尚未建立正常的咳嗽反射,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为了减少因呼吸道分泌物所致的呼吸道梗阻,需教授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体位,并在患儿咳嗽时,及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并及时通知护理工作人员。
1.2.3个体化营养干预
儿科患者由于存在自身发育的特殊情况,因此对于能量的需求上,也是较为特殊。而在患儿罹患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愿进食的情况。如此,不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3]。为此,需要对患儿进行有效的饮食指导。根据患儿的体重,计算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能量需求。
1.2.4排痰护理
在患儿咳嗽发生时,有效的协助排痰方法,可以帮助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减少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在患儿咳嗽时,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应该为患儿进行有效的拍背。而拍背的技巧同样影响着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排出。因此,需要帮助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拍背技巧。在患儿咳嗽时,以空心掌由下到上拍背为主,并反复连续进行,可以起到有效的振动排痰效果。
1.2.5雾化吸入
有效的雾化吸入,不仅能帮助患儿减少气道分泌物的产生,还可以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减少咳嗽对于患儿带来的不利影响。雾化吸入的频率,应结合患儿的咳嗽情况,来实际调节,并及时通知相对应的医师。
1.2.6降温
患儿在发热的过程中,往往会丧失更多的水分。同时,也会引起家属对于病情的过于担忧。如此,既不利于患儿的水分保持,易引发脱水,也会对本就较难把握的儿科医患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患儿体温上升期,应该为患儿做好及时的病情解释,同时教会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在体温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患儿明显不适时,及时进行有效的药物降温干预,并记录患儿的反应情况。
1.2.7病情观察
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情变化快,因此需要对于患儿的病情做好监测。比如,患儿呼吸频率的加快,可能提示患儿肺部疾病的进展,导致氧合功能的下降。心率的变化,可能提示心衰的可能等[4]。
1.2.8用药护理
儿科的药物用量,一般都是根据体重来进行计算的。而在患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患儿往往也是需要口服一定的药物来协助治疗。因此,需要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的药物服用剂量,减少剂量过多造成的身体负荷。也减少因剂量不足而不能正常发挥治疗效果。此外,在给予静脉相关药物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患儿静脉通路的关注,减少药物渗出的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不良事件发生。
1.2.9出院指导
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易反复的特点,患儿肺炎治愈或者好转出院后,往往需要减少与发热、咳嗽等人群的接触。在天气变化时,如果不能关注,患儿很容易再次发生支气管肺炎。如此短时间内反复肺炎的发生,对于患儿肺部的健康发育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两组不同护理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比较上,通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热所需要的降温时间,患者的整个住院治疗时间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5]。而在治疗效果上,又细分为:治愈、有效、无效等三个方面。治愈是指患者的症状,诸如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憋喘症状消失,肺部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是指患者的咳嗽、咳痰较前稍有好转,但仍偶有连声咳嗽,无憋喘症状,肺部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较前改善不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实验所产生的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和2检验,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其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实验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对于两组有发热的患儿来讲,观察组患者整体的体温平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实验数据见表2。
3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冬春季节,其发病率更是异常的高。支气管肺炎在儿童中的高发病率,主要与患儿年龄小、机体免疫发育欠成熟、不能及时针对外来感染性因素做出足够的免疫反应有关,由此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6]。而且,小儿支气管肺炎有病情变化快、易反复感染等特点。这对于患儿的整体治疗上,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将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家庭的正常生活节奏带来不利影响[7-8]。因此,对于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治疗极为必要。儿童患病之后,由于患儿年龄都普遍偏小,不能正常表达疾病进展,需要足够的临床观察来评判患者疾病转归情况。同时,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患儿的护理效果发挥了极大的促进治疗效果作用。比如,有效的雾化吸入、气道管理、喂养指导等,这些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起到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效果。通过我们实际的临床对比发现,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4%,较对照组的72.2%明显提升。且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50.0%,较对照组的33.3%显著提升。针对发热的患儿来讲,其体温恢复至平稳所需要的时间上,观察组为(2.15±0.33)d,较对照组的(3.89±0.92)d明显缩短。整个肺炎治疗所需的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5.48±2.76)d,亦较对照组的(8.33±3.18)d显著缩短。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治疗的作用,提升了治疗效果,使患儿整体的住院所需时间得到了缩短,保障了患儿的健康发育。
参考文献
[1]颜景红.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197-198.
[2]王莉.个体化综合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4):161-163.
[3]李苹.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48):9417-9418.
[4]康健.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254-255.
[5]李秀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30-1531.
[6]张新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J].内科,2015,10(2):271-273.
[7]耿巧玲.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126-127,130.
[8]项万红,张燕芬.雷海燕.等.护理干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7):139-1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