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8 14:05: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450 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对照组 225 例和观察组 225 例。对照组对胆结石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胆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胆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胆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患者上都具有较为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本次研究中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好,胆结石疾病治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小。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结石

本文引用格式 :李志刚 . 浅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3):89-90.

0引言

胆结石是我国临床外科非常常见且极易复发的疾病[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也越来越多,造成我国患有胆结石疾病的群体逐年增多[2]。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我国以往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因为此方法的创伤大,患者的出血量非常多、术后恢复缓慢[3]。因此,对于胆结石的治疗应该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本文以4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25例和观察组2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5 4.68±3.62)岁,平均得病年限(3.25±0.42)年。观察组年龄40~77岁,平均(56.16±5.21)岁,平均得病年限(4.35±0.36)年。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胆结石患者均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方法

将450例胆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胆结石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胆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方式如下。

对照组:在对胆结石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使用传统治疗方式将患者胆囊切开,取出里面的结石。手术过后在患者的腹腔放置引流管,使用抗生素进行后续的胆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使患者保持平卧,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在患者的右上腹切口,切口长度为4 cm,使用电刀将胆结石患者的腹直肌前鞘与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将患者的腹直肌进行分离,后切开患者的腹膜和腹横肌,使患者的肝十二指肠和胆囊韧带露出来。然后,将患者三角区内胆囊的动脉切断,胆囊管进行结扎,后采用注射器将里面胆汁抽出来,将肝脏和胆囊用医用电刀加以分离,将胆囊内结石取出,后实施常规止血。最后,切除患者胆囊,使用胆总管穿刺,在前壁取出结石,后将胆囊止血纱布取出,进行伤口缝合,后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和T管引流。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照组与观察组胆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患者上的临床效果做一个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胆结石患者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表示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表示为(%),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胆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5.78%(13/22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2.67%(51/22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也越来越多,造成我国胆结石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多[4],胆结石也成为我国临床外科常见且极易复发的肝胆类疾病[5]。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我国以往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因为此方法的创伤大,患者的出血量非常多,患者的术后恢复缓慢[6]。以此,对于胆结石的治疗应该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7]。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较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来说胆结石患者出血量少、医生操作不易出现偏差、手术时间短、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点,是我国目前胆结石手术的最佳手术方案[8]。

本文将我院4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225例和观察组225例。对照组对胆结石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胆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通过两组胆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患者上都具有较为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本次研究中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好,胆结石疾病治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小。

综上所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愈率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望在临床治疗胆结石疾病中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6):113-114.
[2]孙卓茂,卢昌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8,37(4):55-57.
[3]王海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8690.
[4]李士涛,王利荣,刘二平,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15(4):543-545.
[5]李兆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234-236.
[6]吴建钟,袁治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115例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66-67.
[7]Sousa SD,Tobler O,Iranmanesh P,et al.Management of suspecte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on cholangiogram during same-stay cholecystectomy for acute gallstone-related disease[J].Bmc Surgery,2017,17(1):39.
[8]Greer D,Heywood S,Croaker D,et al.Is 14 the new 40:trends in gallstone disease and cholecystectomy in Australian children[J].Pediatric Surgery International,2018,34(8):845-8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