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8 13:06: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且产后出血的产妇18例,所有产妇均给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并总结探讨其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8例产妇,总体止血有效率为94.4%,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本文引用格式:仇爱萍,童亚非.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17.

0引言

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是指在胎儿分娩出后的24 h之内的出血量≥1000 mL者,而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是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本文研究分析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产妇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且产后出血的产妇18例,年龄23~34岁,平均(28.5±5.5)岁;所有产妇均在剖宫产后出现大出血迹象,出血量为500~2500 mL,子宫质软、收缩较差,呈“袋状”。本组选择为: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疾病、产程延长等多种原因剖宫产者。

\

 
1.2方法

首先将子宫从腹腔托出,双手按摩子宫,温盐水纱垫湿敷子宫,宫体注射宫缩素注射液20 U、另缩宫素注射液20 U入壶持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产妇米索前列醇400μg口服,若经上述治疗手段无效,给予卡孕栓1 mg口服、麦角新碱注射液0.2 mg子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注射液250μg宫体肌肉注射,子宫仍较软,呈水袋状,不收缩,且出血量>550 m L者,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双手按压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则给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手术操作:清除宫腔积血,1/0可吸收缝线,沿着子宫切口下方3 cm且偏左3 cm处进针,于切口上方相应部位出针,由左前壁切口上缘,向宫底方向连续缝合2~3针,深度达子宫全程,(注意勿缝及子宫后壁);缝线由宫底垂直绕向后壁,缝线的位置,距离左侧宫角3 cm、左侧后壁进、出针部位与左侧前壁进、出部位相似;左后壁最后一针出针部位与前壁进针部位同一水平;接着缝线转至右后壁,缝合同左侧,右侧最后一针出针处与左侧对称,术者及助手同时收紧缝线,双手对子宫体进行挤压,促进两条缝线收紧,操作医师于子宫切口下部位打结,使子宫体呈纵向压缩状,观察子宫收缩好转,阴道流血明显好转后常规缝合子宫切口,观察5~10 min后,子宫色泽转为红润,且子宫收缩正常后,复位子宫,常规关腹。

1.3观察指标

分析本组病患的止血效果。止血效果判定标准:经治疗后,产妇每小时阴道流血量<30 mL,子宫质硬且收缩较好,生命体征稳定,术中止血迅速,尿量正常,则视为显效;经治疗后,产妇每小时阴道流血量30~50 mL,子宫收缩良好,生命体征稳定,出血停止或者是出血量逐渐减少,尿量正常,则视为有效;经治疗后,产妇每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 mL,顽固性子宫收缩乏力,或者是子宫收缩性差,质软,出血情况得不到控制,无尿或者是每小时尿量<30 mL,则视为无效;总体止血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本组18例产妇,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体止血有效率为94.4%,止血有效病患术后6~7 d出院,无并发症出现;无效产妇主要是因为双胎妊娠且羊水过多选择剖宫产,术后出现迟发性宫缩乏力,导致阴道流血量较大,给予产妇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但产妇术中出现DIC以及低血压性休克,经缝合后仍有不凝血流出,因此给予产妇子宫全切术。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产后出血的手段较多,主要有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以及髂内动脉结扎术、动脉栓塞术等,但其在适用指征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足之处,而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由英国学者于1993年首次报道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外科缝合手术,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其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术后并发症少、可保留产妇子宫等优势,目前已经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其止血原理主要是通过减少盆腔动脉压,并对子宫平滑肌进行纵向机械性挤压,使得子宫壁弓状血管获得有效的挤压,从而减少血流以及减慢血流速度,再加上局部加压致使血流凝成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3];由于子宫肌层缺血从而能够刺激子宫的收缩并对血窦进行进一步的压迫,致使血窦关闭达到止血的效果;另外,还有两条纵向绑带对部分子宫动脉以及卵巢动脉分支从子宫侧缘向子宫中央分布的血流进行阻断,从而获得迅速止血的效果[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18例病患,总体止血有效率为94.4%,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提示此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有着较好的止血效果,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实行。

\

 
参考文献

[1]孙莹.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135-136.
[2]任兰翠.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81-82.
[3]姬玉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4):4708-4709.
[4]吴芹,杨宏毅.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194-4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